中新網(wǎng)西安8月22日電 (記者 張一辰)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以下簡稱:十四運會和殘?zhí)貖W會)火炬?zhèn)鬟f活動第四站22日在延安市舉行。 據(jù)介紹,十四運會和殘?zhí)貖W會火炬設計方案取象飄揚的紅旗,取名“旗幟”,火炬口設計靈感源于山丹丹花,采用陜北剪紙的形式并藝術(shù)化處理,有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之意。火炬正面同時印有兩個會徽,寓意“兩個全運同樣精彩”。十四運會和殘?zhí)貖W會圣火于7月17日在延安市寶塔山星火廣場采集并引入火種燈。 本站火炬?zhèn)鬟f活動全程約3.85公里,途經(jīng)延安革命紀念館、新聞紀念館、延河大橋、寶塔山等“紅色地標”,最終到達寶塔廣場。 參與本站火炬?zhèn)鬟f的67名火炬手來自各行各業(yè),涵蓋政法、教育、科技、體育、社區(qū)、文化藝術(shù)等多個領域。其中,第一棒火炬手侯生福為原國家登山隊隊員,于1975年5月27日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 侯生福表示,退休后,他依舊保持著運動的習慣,并帶著帶著大家一起運動,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注入強大生命力。此次能夠在家鄉(xiāng)擔任首棒火炬手,感到榮幸與激動,更要傳承與發(fā)揚火炬?zhèn)鬟f的精神。 十四運會和殘?zhí)貖W會賽會期間,延安市將承接乒乓球、國際式摔跤和山地自行車三項賽事。目前各場館、各線路已經(jīng)準備就緒。 據(jù)了解,十四運會和殘?zhí)貖W會火炬?zhèn)鬟f首次采取“兩火合一”的傳遞方式,將全運會和殘?zhí)貖W會火炬合二為一、一體傳遞。從8月16日至9月12日在陜西省內(nèi)進行28天14站的火炬?zhèn)鬟f,全程72公里。(完) |
2021-08-22
2021-08-22
2021-08-22
2021-08-22
2021-08-22
2021-08-22
2021-08-22
2021-08-22
2021-08-22
2021-08-22
2021-08-22
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