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困境 為什么會是“逼死自己”的過程? 由于題材限制,掃黑劇長期以來屬于市場上的稀缺品種,通常兩三年出一部作品,題材本身占盡優勢。因此,有人認為《掃黑風暴》能成為“爆款”是因為在創作上先天獲得更大空間,特別是全國掃黑辦“開放”大量真實案件作為素材,孫小果案、湖南文烈宏涉黑案、海南黃鴻發案等造成全國轟動的案件本身對市場就是極大刺激。 但是,在導演五百看來,“真實案件”這樣的先天“優勢”恰恰是整個作品最大的困難所在。真實事件的確精彩有沖擊力,但真實展現的哪些部分是最有效的?這個作品要用什么風格的影像表現真實?呈現的真實是否是觀眾認知中可接收到的真實?因此整個團隊的創作不斷推翻和重建,始終在一種“逼死自己”的狀態下艱難推進。 在前期看了大量的卷宗和審訊的視頻后,主創決定把案件拆散用碎片的細節放入故事主線,不能是紀錄式的表達,也不能過度戲劇化地描述罪案,這個“合理的真實性”是創作過程中一直在反復討論的。“劇本開發過程是極致焦灼的,幾個案件打散揉碎了聯系在一起使得我們劇中的線索極其繁復,要保證劇情邏輯和人物線索的順暢對我們是一種考驗。” 五百透露,在真實的審訊視頻中看到一個人從審訊開始一周后滿頭黑發中就有一捋白發,一個月之后有一半的頭發已經白了,三個月之后頭發就全變白了。這個真實的沖擊力當時就震撼了主創們,五百把他套用到了董區長的身上。演員們也都主動要求下到基層去體驗,吳越飾演副局長賀蕓,就提前找了一個真正的女副局長跟在她身邊,了解女警察局長工作、生活究竟是個什么樣子,最終讓表演無限接近真實。 主要角色 看到“掃黑”就想到孫紅雷 近年孫紅雷已經偏離早期的“人狠話少”人設,這次為何選他來演李成陽呢? 總制片人李爾云透露,立項之初,看到“掃黑”二字就想到了孫紅雷,希望“劉華強”能夠再回來,也相信市場對孫紅雷回歸刑偵題材的期待。孫紅雷本身對劇本非常重視。看到最終版本后,他也覺得想象空間很大,與市面上的同類題材非常不同。在拍攝中跟導演交流了很多想法。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