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圣保羅8月25日電 題:巴西通脹風險加劇引關注 新華社記者羅婧婧 巴西中央銀行日前發布最新一期《焦點調查》預測,2021年巴西全國廣義消費者物價指數將達7.11%。這是巴西央行在這一周報中連續第二周對今年通脹率作出超過7%的預測,明顯高于巴西國家貨幣委員會為今年設定的通脹率目標中值3.75%,引發市場和投資者擔憂。 為緩和市場情緒,巴西經濟官員先后發聲。巴經濟部長保羅·格德斯日前說,考慮到全球通脹壓力普遍上升,巴西通脹并未失控。巴央行行長羅伯托·坎波斯·內托表示,通脹預期惡化“顯然值得關注”,央行擁有“足夠工具”使通脹回落至“合理范圍”,但他未明確列出具體的政策工具。 調整基準利率是央行應對通脹的傳統辦法。出于對通脹前景的擔憂,巴西央行今年已四次加息,基準利率從年初的2%一路攀升至當前的5.25%。 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導致巴西通脹攀升的因素包括今年嚴重的旱災和巴西財政狀況不佳等。 由于降水量少于往年,包括南部巴拉那河在內的多條河流水量減少,導致巴西水力發電量下降,而成本更高的火力發電消費增大。旱災導致商品、服務和居住成本增加,特別是電價。巴西能源局被迫將居民電力價格上調至該國電價體系最高水平。 內托指出,商品和服務消費需求的釋放及價格上升也是通脹壓力加劇的一大原因。由于新冠疫情導致的社交隔離,巴西2020年消費需求受到抑制。今年,隨著疫情限制措施逐漸解除,商品和服務消費回暖,價格也隨之大幅反彈。 另外,由于巴西政府財政吃緊,國際投資者對巴西經濟前景信心減弱,導致當地貨幣雷亞爾貶值,進而推動進口食品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巴西國庫局今年1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巴西2020年初級財政赤字達7431億雷亞爾(1美元約合5.2雷亞爾),創下1997年開始統計該項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受疫情影響,巴西財政支出大幅增加而稅收收入減少,導致財政赤字飆升。自2014年起,巴西已連續6年出現初級財政赤字。 內托稱,目前巴西財政狀況已有所改善,市場對巴西聯邦政府2022年凈債務額的預期已經低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但經濟學家對巴西通脹和經濟增長前景的看法并不樂觀。LCA咨詢公司經濟學家法比奧·羅芒說,當前通脹趨勢產生的慣性不利于下一年的經濟形勢。巴西MB合伙公司經濟學家塞爾吉奧·巴萊表示,巴西2022年還將面臨匯率、能源和大宗商品方面的壓力。盡管巴西與美國和歐洲國家一樣面臨通脹壓力,但由于經濟結構性因素,巴西的通脹預期更難控制。 |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
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