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 題:以“美國優先”為名的“叢林法則” 新華社記者柳絲 隨著最后一名美國軍人克里斯·多納休在阿富汗喀布爾機場登上C-17運輸機,撤離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持續20年的阿富汗戰爭終于走到了盡頭。 駐阿美軍倉促撤退時喀布爾機場的一幕幕場景深深印入人們腦海:許多阿富汗人擁擠在跑道上追逐飛機,美軍向人群發射催淚彈,攀附在美軍飛機上的阿富汗人跌落地面,機場發生恐襲后美軍向平民掃射…… 美國人的命才是命、無視和殺戮其他群體的“叢林法則”,被美國人堂而皇之地稱為“美國優先”。 “美國利益”就是“美國優先” 對于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拜登政府聲稱決不后悔,因為這是“為了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大西洋月刊》文章認為,前總統特朗普常說“美國優先”,雖然拜登永遠不會使用這個詞,但在思維和行動上與他的前任并無二致。 “美國利益”和“美國優先”深植于美國政治基因中。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說,“我們的利益必須決定我們的義務,而不是相反”,一語道破美國政府長期以來以本國利益為唯一目的和標準的行為法則。 美國自1776年宣布獨立以來,其對外政策與實踐無不始終體現“美國優先”。從建國初期偏安一隅、不卷入“與自身利益無關的”歐洲大陸紛爭的孤立主義,到爭奪“后院”美洲大陸控制權的門羅主義;從謀劃世界主導權、滿懷雄心地希望“和平而體面地征服國外市場”的威爾遜主義,到二戰后杜魯門、艾森豪威爾等以自由秩序、“國際主義”之名,行美國霸權主義之實;從鼓吹建立美國主導的所謂“世界新秩序”的新自由主義,到近年來特朗普和拜登都實質上采取“美國優先”的方針…… 新冠疫情期間,“美國優先”表現得尤為突出。疫情暴發后,美國截留他國抗疫物資,禁止本國醫療物資出口,買斷可能用于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產能……一系列自私行為令世界瞠目,對國際抗疫合作造成嚴重損害。后來,美國又極力奉行“疫苗民族主義”,自疫苗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就開始搶訂、搶購,大量囤積遠超其人口需要的疫苗,加劇全球疫苗接種鴻溝。 俄羅斯政治觀察家弗拉基米爾·丹尼洛夫說,華盛頓正以最無恥的方式推行“美國優先”政策。“其他國家的關切……根本不在拜登政府考慮之列。” |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