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多部票房“長跑”型作品 一味怪《長津湖》“臨陣脫逃”并不公平。據悉,這部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位大導演共同執導的影片投資約13億元,是國內有史以來最“貴”的影片。如此大體量的影片,無疑需要一個更為穩定和火熱的市場作為支撐,方有回本乃至盈利的可能。 但換個角度來看,《怒火·重案》的例子卻說明,即使在客觀條件并不完美的情況下,投資方或許仍然可以對市場保持更多的信心。 《怒火·重案》上映期間經歷了部分地區疫情和河南水災帶來的多地影院關閉等不利因素,憑著較為過硬的影片質量,直至8月26日仍堅持在票房日冠位置,等到8月27日引進片《失控玩家》上映首日才結束“霸榜”重任。如今,這部豆瓣評分7.5分的影片,密鑰已延期到9月30日國慶檔前一天,成為檔期間名副其實的“承上啟下”之作。 中小成本影片,同樣可以憑借好口碑在波動的市場中獲得不錯的收益。譬如同為青春片,7月30日上映的《盛夏未來》最終收獲了3.81億元票房,而《燃野少年的天空》只獲得了1.61億元。兩者豆瓣評分目前分別是7.4分和4.5分——顯然,無論市場如何,觀眾仍然會給好作品“投票”。 值得一提的還有一部更小體量的影片《了不起的老爸》。這部缺乏明星陣容的親情向勵志片首日上映票房只有1385萬元,卻從6月一直堅持到暑期檔的7月底,最終拿下1.49億元票房,為同體量影片指出了一條靠“長跑”致富的明路。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