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記者劉碩)記者9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全國檢察機關自2020年7月起開展為期三年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以來,截至2021年6月底,共辦理生態環境和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2234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06192件,提起訴訟8287件。 “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聚焦生態環境和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損害突出問題。全國檢察機關緊盯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等地表及地下水體的水污染、水生態以及飲用水安全問題,重點強化對大江大河大湖跨流域、跨區劃水污染及城鄉黑臭水體等的辦案力度,共立案14588件,督促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積30.88萬畝,治理恢復被污染水源地面積87.34萬畝。 最高檢對涉及山東、江蘇、河南、安徽4省34縣(市、區)的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問題直接立案,針對工業排放、圍湖養殖、碼頭船舶、農業面源及生活污染等問題摸排線索237條,截至目前發出訴前建議124件,督促關閉非法設置排污口99個,治理黑臭水體461處,拆除違法養殖87處,顯著改善全流域水質。 專項監督活動中,各地檢察機關緊盯工業和農業固體廢物、生活和建筑垃圾、危險廢物等污染環境以及固體廢物源頭減量等問題,立案22439件,督促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各類生活垃圾385.17萬噸,占地面積4.27萬畝,督促回收和清理生產類固體廢物638.66萬噸。 同時,各地因地制宜緊盯非法傾倒污染環境、尾礦貯存設施不符合相關要求以及尾礦庫環境綜合整治等問題,立案1096件;緊盯非法獵捕、運輸、寄送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人工繁育、飼養野生動物不符合相關要求以及非法食用野生動物等問題,立案5506件;緊盯食品生產、經營、貯存各環節,保健食品宣傳以及網絡食品生產經營者、第三方平臺等存在的違法情形,共立案13883件,督促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33.03萬千克,價值54.52億元。 最高檢副檢察長張雪樵表示,檢察機關將積極辦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硬骨頭”案件,繼續細化優化專項監督重點,不斷提升公益保護質效。 |
2021-09-10
2021-09-10
2021-09-10
2021-09-10
2021-09-10
2021-09-10
2021-09-10
2021-09-09
2021-09-09
2021-09-09
2021-09-09
2021-09-09
2021-09-09
2021-09-09
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