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成癮,美國是“顏色革命”最臟黑手 “與其讓別人稱霸,不如自己為之。”這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斯蒂芬·沃特海姆對美國不惜任何代價追求霸權的評價。美國為維護和鞏固其霸權地位不擇手段,從密謀“和平演變”到煽動“顏色革命”,甚至直接顛覆他國政權。 今年7月,古巴部分地區爆發反政府示威活動。古巴政府公布的證據顯示,從6月中旬起,美國境內一些反古勢力在美國政府資助下,通過社交網絡蓄意散播“新冠疫情下古巴醫療體系崩潰”的謊言,并以此為借口煽動對古巴發動軍事干預,目的就是顛覆古巴政權。美國政府隨后以所謂古巴政府“鎮壓”示威民眾為由制裁古巴軍方官員和實體。 古巴《格拉瑪報》今年還披露,過去20年,美國國際開發署和國家民主基金會等機構為一系列針對古巴的煽動和顛覆計劃撥款近2.5億美元。古巴哈瓦那大學歷史學家弗朗西斯卡·洛佩斯·西韋拉說,近年來,美國政府經常以“人權”“自由”為幌子向他國施壓,煽動沖突,目的是促使與其有矛盾的國家發生政權更迭,維護美國自身的霸權地位。 國際社會清楚記得,在2020年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期間,古巴外長羅德里格斯當著全世界的面扯下美國的遮羞布,痛斥美國插手別國內政、推行霸權主義的罪行,更直言“美國是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最大威脅”。 美國是干涉別國內政的“癮君子”,是煽動別國內亂的骯臟“黑手”。美國作家威廉·布魯姆在《民主:美國最致命的輸出》一書中對二戰結束以來美國的對外干涉行為做了如下統計:試圖推翻50多個外國政府,其中大部分是選舉產生的;粗暴干涉至少30個國家的民主選舉;試圖暗殺50余位外國領導人。 冷戰期間,美國對蘇聯和東歐國家進行滲透、策反、搗亂、破壞。美國波士頓學院副教授奧羅克在《隱蔽的政權更迭:美國的秘密冷戰》一書中寫道,在1947年至1989年的42年間,美實施了64次隱蔽的政權更迭行動和6次公開行動。冷戰結束后,美更加肆無忌憚地推行干涉主義,頻繁輸出“顏色革命”:2003年底,以議會選舉計票“舞弊”為由,逼迫格魯吉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辭職,扶持反對派領導人薩卡什維利上臺,即所謂“玫瑰革命”;2004年10月,炮制烏克蘭大選“舞弊”丑聞,煽動烏青年上街游行,扶持尤先科上臺,即所謂“橙色革命”;2005年3月,煽動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抗議議會選舉結果,最終引發騷亂,總統阿卡耶夫被迫逃亡并宣布辭職,即所謂“郁金香革命”。過去10年間,美國多次介入或操縱中東歐、中亞以及西亞北非一些國家的“顏色革命”。美國把黑手伸向世界各地,在他國資助反對勢力,煽動民眾搞“街頭革命”,激化政治矛盾,顛覆現政權,扶持根基薄弱、嚴重依賴美西方的政黨上臺,最終目的還是服務于美國利益。 美國的“黑手”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留下一個個“顏色革命”爛攤子,“阿拉伯之春”變成了“阿拉伯之冬”,中東歐、中亞、西亞北非多國至今政局動蕩,社會矛盾沖突加劇,民眾被拖入災難深淵。以吉爾吉斯斯坦為例,根據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公開資料,該機構2020年僅在吉投入就超過2500萬美元,涉及的項目包括“民主治理”“安全移民”“支持法律公平”等看似冠冕堂皇的名目。而吉爾吉斯斯坦這些年來經歷了數次非正常權力更迭。 在美國導演的一系列“顏色革命”背后,一家自稱“非官方、非營利”的組織出鏡率頗高,這正是被稱為“全球顏色革命最大金主”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這個成立于1983年的組織與美國國務院、美國國際開發署、中央情報局等都有著密切聯系,有“中情局的白手套”之稱,擅搞顛覆活動,每年提供1600多筆資助,用于支持90多個國家的非政府組織項目。該基金會還是一些針對中國的分裂勢力背后的金主,每年資助的涉華項目多達數十個,迄今已為超過100個反華團體提供了約1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包括“藏青會”“世維會”等被中國明確定性為恐怖組織的團體。“港獨”的活動資金也有許多來自該基金會。美國前聯邦眾議員羅恩·保羅不止一次公開批評說,國家民主基金會“與民主幾乎毫無關系”,“這是一個花著美國納稅人錢,卻顛覆著民主的組織”,“通過向海外一些政黨或運動提供資金,搞‘顏色革命’,而非真正推動民主運動”。 如今,越來越多國家的執政黨和民眾認清了“顏色革命”足以毀掉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罪惡本質。歷史一再證明,當“顏色革命”走近,和平安寧便會走遠,發展繁榮便會受阻,最終深受其害的還是無辜百姓。 |
2021-09-16
2021-09-16
2021-09-16
2021-09-16
2021-09-16
2021-09-16
2021-09-16
2021-09-16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