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9月21日電 題:“亞洲飛人”蘇炳添的中秋圓夢夜 新華社記者姚友明、汪涌、王浩宇 中秋佳節,月圓時分,團圓時刻。 9秒95!新的全運會紀錄!參加四屆全運會的“蘇神”終圓金牌夢。 上百名記者把媒體混合采訪區擠得如同早高峰的地鐵車廂一般,在數不清的攝像機、麥克風和錄音筆前,蘇炳添倒是顯得特別平靜。 “昨天跑完后,我知道我今天只要正常的話應該突破10秒沒什么問題,什么成績的話要看自己的發揮了。感謝現場近兩萬名觀眾,這個9秒95是送給陜西全運會現場觀眾的中秋節禮物!”蘇炳添說。 奪冠后,蘇炳添繞場一周,接受現場17000余名觀眾的歡呼和喝彩,接受人們給予英雄的最高禮贊。 英雄不老 32歲,對一個田徑運動員來說,本該算進入運動生涯末期。剛剛參加完奧運會,并成為第一個進入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這個時間節點,本該是“蘇神”與家人闔家團圓的溫情時刻。 然而,蘇炳添卻選擇了繼續在全運會上“自己跟自己較量”。 “我想通過自己的訓練告訴大家,超過30歲的我依然可以跑得更快。我想告訴年輕人,即使他們25歲,還有兩屆奧運會的時間留給他們來努力,不要被前人傳下來的一些話限制自己!”蘇炳添說。 職業體育圈里有句話,大意是一天不訓練,自己知道,兩天不訓練,對手知道,三天以上不訓練,所有人都知道了。 從東京回國后,蘇炳添隔離期間在房間內利用瑜伽墊、彈力繩進行核心訓練、高抬腿跑步,還抱著一箱礦泉水練彈跳。雖然當時不能到室外訓練,但短短的一段視頻,已經讓人感到了他對這份職業和事業的尊敬與熱愛。 流行社交軟件“知乎”上曾有一個問題: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是種怎樣的體驗? 蘇炳添曾這樣做出回答:“說實在的,很枯燥。有的時候確實練著練著就會想:太累了,明天還要練啊太累了,還要練那么多年,怎么堅持啊……人也不是機器,肯定是有一些波動什么的。但是我會通過其他的一些方式來調整自己,比如想想自己最終的目的是什么,就又走回正軌,還是想要追求自己的夢想。” 2021年9月21日,“蘇神”在全運會上終于迎來了自己的圓夢時刻! 篳路藍縷 蘇炳添此前參加過三屆全運會百米“飛人大戰”,但從未染指過冠軍。 2009年,當時還是“小蘇”而不是“蘇神”的他,甚至都沒能站上全運會的領獎臺。 到了2013年全運會,蘇炳添已經將自己的決賽成績提升到了10秒12,這個成績放在此前的任何一屆全運會中,都是冠軍。但不巧,蘇炳添當年遇見了狀態如日中天的張培萌,張培萌跑出了10秒08的成績,讓蘇炳添最終收獲一枚銀牌。 又過了四年來到十三運會,已兩度闖入世錦賽百米決賽輪次的蘇炳添,無疑是最大奪冠熱門。可惜他又排在謝震業之后,三度無緣全運會最高領獎臺。 想要拿到全運會冠軍,既要提高成績,又得長時間進行科學訓練,保持高超的競技狀態。從2015年的9秒99到2018年的9秒91,蘇炳添為了提高0.08秒的成績,努力了三年。 土生土長的亞洲人,百米的極限究竟在哪里?2018年,當蘇炳添獲得雅加達亞運會男子百米金牌時,他曾說:“我相信我能跑得比9秒91更快,相信亞洲人能跑到9秒85,不敢說一定是我,不過我相信能跑出9秒90,爭取進9秒8區。” 三年后,他在東京奧運會上兌現了這個諾言!三年后,他在陜西全運會上圓了自己的百米冠軍夢! “其實,正因為2017年沒拿冠軍,所以才會有2018年的蘇炳添、才會有2021年的蘇炳添。今天我很開心,完成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夢想。”蘇炳添說。 不說再見 蘇炳添說,全運會比奧運會難比。 “那種外界的關注和壓力,某種程度上比奧運會時還大。比如熱身時,就很多人在拍我,給我造成了一定影響。”蘇炳添坦言。 “這是我的最后一屆全運會,但不是最后一次比賽。”蘇炳添說,“從今年的表現來看,我有著很好的競技狀態,成績可以穩定在10秒以內。只要繼續做好訓練,摳好細節,應該還能再跑幾次9秒8區的成績吧。” 站在媒體混采區,蘇炳添提著自己的參賽戰靴,戰靴上用動漫字體的形式,寫著他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上創造的9秒83成績,原本留白的部分,也被“蘇神”親筆寫上了全運會的奪冠成績“9秒95”。蘇炳添說,這雙戰靴,他將永久珍藏。 一輪明月當空,夜色漸濃。隨著當日比賽全部結束,一曲《十五的月亮》響徹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 每逢佳節倍思親。“亞洲飛人”說,他現在最想做的是趕緊回家,去看看已有5個多月沒見的兒子了。(參與采寫:牛夢彤、李典、耿輝凰) |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