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21日說,預計澳大利亞毀約事件會影響歐洲聯盟與澳方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進度,因為澳方的信用受到質疑。 “信任在消失。”朗格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談判關乎澳方對待協議的“嚴肅度和可信度”,因此歐盟內部開始討論如何對待接下來的談判,一些歐盟成員可能要求在自貿協議中加入保障條款。 他預計,對話和談判將耗時更長,協議不會在法國明年總統選舉前簽署。 法國政府分管歐洲事務的國務秘書克萊芒·博納17日談及歐盟與澳大利亞的自貿談判時說,法國已經無法信任澳方。 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15日宣布建立新的三邊安全伙伴關系,美英將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核動力潛艇,而澳方決定中止與法方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常規潛艇協議。 法方把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三方的舉動稱為“背后捅刀”。法國外交部長讓-伊夫·勒德里昂曾以“謊言、兩面三刀、背信棄義和目中無人”描述這三個盟友的舉動。 勒德里昂正在美國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他20日說,法國與盟友之間出現“信任危機”,他取消了與澳大利亞外長在紐約會晤的計劃,也不打算與美國國務卿專門會晤,可能會“在走廊碰到他”。 法方先前還取消了法英國防部長之間預訂本周舉行的會晤。 勒德里昂說:“我們以為單邊主義、不可預測、粗暴和不尊重伙伴(的做法)已經過去了,但現在仍是這樣。” 勒德里昂希望爭取歐洲國家支持法國立場。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歐盟國家外長20日在紐約開會,討論毀約事件。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說,與會外長明確表達了對法方的支持。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當天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法國的遭遇“不可接受”,“我們想弄明白發生了什么以及為什么這樣”。 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強調,盟友之間必須確保“透明和信任”,但“我們看到,透明和忠誠明顯缺失”。 按照米歇爾的說法,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待歐洲國家的態度“至少很明顯……在他看來,歐盟不是有用的伙伴和盟友”。拜登政府發出“美國回來了”的信號,現在卻做出這種舉動,讓他感到困惑。 “‘美國回來了’——這是什么意思?是美國回到美國了嗎,還是別的什么地方?我們不懂。”他說。 美國和歐盟高級官員原定本月晚些時候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出席新近成立的歐盟-美國貿易和技術委員會首次會議。不過,米歇爾透露,一些歐盟成員已經要求推遲會期。(惠曉霜)(新華社專特稿) |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
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