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農歷秋分時節,2021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正式開幕。今年豐收節主要聚焦長江經濟帶11省(市),主會場也在浙江嘉興、湖南長沙、四川德陽三地同時舉行。 作為電商企業的代表之一,新電商拼多多受邀參與此次豐收節的主會場活動。在嘉興南湖的主會場,來自陜北、遵義、大別山等革命老區,以及新疆、大涼山等脫貧地區的拼多多新農人,分別帶來了家鄉的優質農特產品,也將革命老區、脫貧地區的豐收喜悅與全國人民一起飲水思源,共慶豐收。 ▲9月23日,來自革命老區、脫貧地區的拼多多新農人,將家鄉豐收的喜悅帶到了嘉興南湖的豐收節主會場。(柯布 攝) 當天晚上,拼多多還將聯動央視“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并與央視財經新媒體共同推出“豐收節專場”直播帶貨活動,全面開啟“為咱老區拼一單”公益活動,繼續助力老區農產品出村進城。 此前,在農業農村部啟動“2021金秋消費季”時,拼多多作為主要參與平臺同時上線了“多多豐收館”,并正式啟動“消費惠農直播”“農產品產銷對接大會”“新農人電商培訓”等一系列電商助農活動,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11省(市)及全國農產區直連8.5億消費者,助力各地農戶增產增收。 “多多豐收館”熱銷,革命老區農產品單量突破100萬 今年的“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主要聚焦長江經濟帶11?。ㄊ校?,并首次在多地同時舉辦。在嘉興南湖現場,豐收節圍繞“感黨恩·慶豐收”主題,將黨建紅色文化與農耕文化緊密結合,全面展現長江經濟帶農民群眾奮發昂揚的精神面貌。 活動現場,來自革命老區的拼多多新農人不僅分享了老區人民豐收的喜悅,并集中展示了從家鄉帶來的農特產品,包括陜北榆林小米、貴州遵義苦蕎面、大別山樅陽土雞蛋、廣西百色芒果、沂蒙山高粱飴等,一度成為活動現場最為矚目的焦點。 與此同時,拼多多還聯合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發起了“重點幫扶脫貧地區、革命老區農特產品產銷對接公益行動”,首批地區重點覆蓋長江流域的革命老區,并將深入革命老區,通過助農直播、流量扶持、官方補貼、品牌塑造、新農人培訓等多種形式,全面推動老區農特產品上行新電商,助力老區人民增產又增收。 當天晚上,拼多多還將聯動央視綜合頻道的 “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晚會”,以及與央視財經新媒體共同推出“豐收節專場”直播帶貨活動,全面開啟“為咱老區拼一單”公益活動,繼續助力老區農產品出村進城。 ▲在“2021金秋消費季”期間,拼多多“多多豐收館”農產品持續熱銷,革命老區的優質農產品累計售出100多萬單。 半個月前,在農業農村部正式啟動“2021金秋消費季”時,拼多多作為主要參與平臺同時上線了“多多豐收館”,并同時上線了“革命老區優質農產品集市”, “百億補貼”“限時秒殺”等補貼資源也向老區農產品大幅度傾斜,單日投入億級的流量曝光。 “在官方資源的加持下,豐收館的農產品訂單量持續上漲,單日增幅均超過50%。”據“多多豐收館”的負責人介紹,尤其是革命老區的優質農產品累計售出100多萬單,陜北小米、洛川蘋果、百色芒果、大別山土雞蛋、沂蒙山高粱飴等單品銷量均突破10萬+。 探索農業標準化道路,助力農戶種得好賣得好 作為全國農民自己的節日,2021年已經是“中國農民豐收節”走過的第四個年頭。4年來,“中國農民豐收節”不僅見證了中國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更是成為全面展示科技強農新成果、產業發展新成就、鄉村振興新面貌的嶄新窗口。 去年,作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戰略合作電商平臺,拼多多在上線“多多豐收館”的同時,首批即發放了5億元消費券,并協同平臺15萬涉農商家促消費慶豐收。今年“金秋消費季”期間,拼多多在繼續加大電商助農的基礎上,還進行了農業標準化道路的探索。 9月13日,借著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的契機,拼多多聯合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正式發布了長三角“河蟹商品分等分級標準”。在市場現有的通用規則基礎上,對大閘蟹的檢測方法、質量評定方法、包裝運輸和貯藏等方面確定了新型的商品標準。 “這次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旨在為消費者提供質量評判的明確依據。”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種質與育種室主任葛家春表示,希望可以借此引導養殖企業更加注重大閘蟹的品質,提升產品的質量和品牌形象,實現產業的良性發展。 ▲9月23日,在豐收節當晚,央視主持人康輝、月亮姐姐走進央視財經和拼多多直播間,開啟 “豐收節專場”直播活動,與全國人民一起共慶豐收。 隨后,拼多多作為支持平臺共同啟動了“2021年地標農品中國行活動”。據了解,該活動是在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指導下,由農民日報社、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聯合主辦,旨在進一步推動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拼多多將走向全國各地尋找精品農貨,并通過直播帶貨,流量扶持、公益培訓等方式,助力優秀地標農產品品牌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此外,拼多多還聯合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共同啟動了“第二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在剛剛結束的初賽中,全球15支團隊超過120名青年科學家齊聚一堂,共同探索“AI種番茄”。而進入決賽的4支隊伍將于近期奔赴位于云南的“多多農研基地”,進行為期6個月的番茄種植決賽,在實踐中探索如何通過AI技術提高番茄的品質和產量。 拼多多副總裁侯凱笛表示,希望借由“地標農品中國行活動”“多多農研大賽”以及長三角大閘蟹的分級標準制定,探索更多中國農產品源頭的新標準,繼而助力高品質、名品牌農產品的形成,讓消費者買得好吃得好,同時也能幫助農民種得好賣得好,增產又增收。 |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
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