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管理者 評價默克爾執政16年,全世界輿論談論最多的當然是其處置了一個接一個危機。作為領袖和主導者,默克爾幫助德國和歐洲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難民危機、烏克蘭危機、疫情危機。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如此評價:對德國而言,默克爾是一位“危機總理”;對歐洲而言,她就是“動蕩時代的船錨”。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從美國蔓延到歐洲,面對輿論“狼來了”的呼聲與工商界的大聲疾呼,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默克爾按兵不動。其實她早已進入角色,了解有關金融世界錯綜復雜的信息和分析,閱讀資料并與專家長談。在觀察、調研之后,默克爾政府宣布出臺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投入總額高達500億歐元的資金,用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減稅和補貼等——這是聯邦德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刺激計劃。 其時,筆者出席了默克爾在德國聯邦政府新聞中心舉行的宣布“新政”記者會。在記者會上,默克爾一臉嚴肅,目光銳利,“鐵娘子”風范完全展現出來。“我們一直在考慮合適的時機再次采取大規模的行動,現在這個時機已經來了。”默克爾語音堅定,抑揚頓挫,不時揮手加以強調。同時,她堅決表示要加強金融監管,所有接受政府援助計劃的商業銀行高管必須“限薪”。“這一條必須得到貫徹,因為救助計劃拿的是納稅人的錢。”其后,德國成為西方世界率先走出危機的國家。而這,也奠定了默克爾“危機管理者”的名聲。 不久歐債危機接踵而至,默克爾拼盡全力,支撐歐元大廈于不倒。其時,一貫視歐元為對手的英美兩家齊上陣,主導世界輿論的英語媒體齊聲唱衰歐元,“歐元區分崩離析論”甚囂塵上。面對冷嘲熱諷,“鐵娘子”始終不為所動,堅持救助與財經紀律相掛鉤,讓想一再賴賬的人“恨得牙癢癢”,有希臘民眾甚至打出默克爾等同希特勒的標語與漫畫。但最終,默克爾帶領歐洲挺過了“歐元的至暗時刻”,默克爾的聲望達到頂峰,當仁不讓成為歐洲舍我其誰的領導人。 然而,素以謹慎著稱的默克爾也有“任性”的時候,甚至因此遭遇政治“滑鐵盧”也無怨無悔。2015年難民危機襲來,當小艾蘭“俯臥”海灘的圖片震驚世界,默克爾打破其謹慎觀望的習慣,一聲令下,成千上萬滯留匈牙利的難民如愿踏上德國的土地。洶涌而來的難民潮引發國內民眾和歐盟一些成員國的不滿和反對,德國國內陷入政治分裂,民粹政黨見風崛起。默克爾的“開門政策”徹底改變了她后段的政治生涯,她一貫居高不下的支持率大幅度下降,甚至被迫提前放棄了黨主席職務。但是,默克爾多次表示對“開門”迎難民的決策“不后悔”。作為牧師的女兒,接納和救助成千上萬的難民體現了其樂善好施的本性,默克爾在“情感”與“理智”的抉擇中,堅定地選擇了前者,體現了難得一見的率真。默克爾當時被譽為當代“特蕾莎修女”,成為《時代》周刊等多家知名媒體的年度人物。 默克爾任內處置的最后一個危機是新冠疫情。默克爾一貫崇尚科學與理性,這在抗疫中得到充分體現。她說:“控制疫情不能靠謊言和虛假信息,也不能靠仇恨和煽動。”從極低的病死率到極高的核酸檢測水平,從嫻熟的防控水平到老百姓的滿意度,德國可以說是西方的模范。面對洶涌的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她像一個“老嬤嬤”一樣苦口婆心規勸人們要戴口罩、不要聚集、保持社交距離。去年圣誕前夕,默克爾的“哀求演講”上了德國熱搜——奉勸年輕人不要四處晃悠,要在家老實呆著,“不要讓這個圣誕節,成為你們和祖父母過的最后一個圣誕節”。德國《圖片報》評價,這是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以來最牽動人心的一次講話。不過,衛生事業在德國屬于地方政府事權,默克爾幾乎無法說服州長們百分之百執行她那謹慎的抗疫政策。總體而言,在西方世界德國的抗疫水平居于上游。 |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