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本網記者 應騰 實習生 李瑞琳)“來吧,展示!”在中國-東盟(蓬萊)青少年交流活動中心舉行的“中國—東盟藝術暨教育成果展”上,貴州43所學校“搭T臺”,秀出素質教育以來最新成果。新潮又“開腦洞”的藝教方式,讓圍觀者在線好評——“作業即作品”。 讓學生“像逛超市一樣選課程” 要說展廳內“最打眼”的展臺,六盤水鐘山區第二小學憑借學生繪制的布袋畫,強勢“出圈”。 該校老師展示藝教課程學生作品 作為中國—東盟藝術暨教育成果展的“老面孔”,該校參展目的在于兩個“新”——更新教師教學理念,刷新校本課程開發速度。 以《覺醒年代》為主題的布藝創作 布藝創作班,是該校藝教“人氣課程”之一。 為吸引學生參與課程,打開“腦洞”,該校美術老師曾婧從簸箕畫延展到布袋畫、紡織品作畫;從簡單作畫延展到名畫+水城農民畫元素;從畫作“僅供觀賞”延展到“可用、可帶走”,以“無限延伸”來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
繪畫中融入水城農民畫“鮮艷、夸張”元素 “千人快板、足球操、刺繡、編織以及新開設的小花苗民樂班,我們的藝教課程在無限延伸的同時,也更貼近生活。”六盤水鐘山區第二小學校長何彥燕告訴記者,“不斷研發校本課程體系,就是想讓學生‘像逛超市一樣選課程’,在體驗文化的同時實現自我認同、民族認同。” 六盤水美食元素的布袋畫 請專家登門教學,增加學生技能buff 貴陽歷史上第二所中學,貴陽市第五中學有90多年辦學史。今年,該校在展會上秀出“最受學生歡迎校本教材”——刺繡、剪紙、版畫。 學生刺繡作品 “刺繡校本課程,是我們非遺校本課程的優秀案例。”該校老師告訴記者,該課程以傳統苗繡、馬尾繡等基礎技法為主,學生通過學習紋樣、顏色、針法等文化與技巧,在提升動手、設計能力的同時,提升綜合素養及藝術審美能力。 該校將藝術特色教育巧妙融入學生的各個學科 在展出的刺繡作品中,精美的刺繡針腳扎實,構圖嚴謹,不僅有皮卡丘、叮當貓這樣的卡通元素,更有來自貴州自然風光、少數民族人物等優秀的地方文化元素。有趣又有品的作品,兼顧了實用性和紀念性,大大提升作品本身的文化傳播價值。 該校開設21門校本課程 “為增加學生藝教技能buff,我們鼓勵他們自主探索和創作,請藝教專家登門教學,從而形成了一批具有‘貴陽五中’特色的文創產品。”據悉,目前該校共開設以美術、音樂兩個門類為主的共21門校本選修課程,涵蓋音樂、美術、體育、學科等眾多門類,涉及民族傳統技藝、非遺文化傳承、科技創新、學科素養提升等。 “明年,我們將展示更多的書法風格!” 書法+蠟染構成的“小清新風”,是畢節市實驗學校展臺的“個性標簽”。
蠟染+書法構成該校展臺“小清新”風 這個擁有5000多人的學校,共開設書法、蠟染、武術、民族民間體育等60多個社團課程。“其中,書法教育是人氣最旺的課程,期期報滿!”說起“書法課為什么如此受歡迎?”該校書法老師朱明舉將功勞歸于學校研發的“書法校本教材”。
墨香中感受校文化魅力 “我們根據學生個人喜好及擅長方面,教授多種字體,開闊學生視野。”朱明舉告訴記者,在“傳承經典和創新立異如何權衡”問題上,該校兼顧學生樂趣,鼓勵學生書寫不同風格的字體,并不斷創新書寫方式,“比如寫在不同材質的紙上,或是布上,蠟染上,讓書法在傳承中創新。” “寫一手好字”正成為該校學生“標配” 如今,“一手好字”成為展示學校素質教育成果的重要載體,也成為畢節市實驗學校學生的“標配”。“在明年的中國—東盟藝術暨教育成果展上,我們將展示更多的書法風格。” |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