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設備部負責人崔博思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發了一張曹禺劇場舞臺內部的圖,一幫業內的朋友都點贊,羨慕地說這個劇場是“神燈配神臺”。曹禺劇場有著國內最先進的舞臺設施,整個舞臺幾乎可以隨心所欲地升降推移,給了創作者更多自由,但這也讓崔博思和她的同事們承擔著比以往更大的壓力。“我們一共16個人,負責兩大三小五個劇場的燈光、機械、音響,人手總是捉襟見肘。”以往設備部都是下午開始工作到晚上,但從今年6月新劇場開始調試設備以來,崔博思都是早來晚歸,工作時間經常超過12個小時。有一天因為在劇場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晚上回家的時候右腳酸疼得沒法開車,她只能叫代駕幫忙開回家。 人藝人的腳步在加快,年輕人的成長速度也在加快。繼97年的陳白露之后,剛上演的《雷雨》中又有了一個97年的周萍,還在排練中的《原野》中也有一個97年的金子……以如此年紀擔綱如此重要的角色,這在北京人藝以前是非常少見的。在這些年輕人登上舞臺的背后,是北京人藝加大力度扶持培養年輕演員,推動他們快速成長的初衷。《原野》的導演閆銳今年39歲,此次和馮遠征、濮存昕一起執導新劇場試運營的三部戲之一,也讓他真切地感受到劇院對年輕人培養的力度,“年輕會有不成熟,但都很有力量,我們就要靠著這個力量勇敢前行。” “新排經典,年輕班底,表達了人藝不斷求新求變的態度,年輕人擔綱主角更體現了人藝對青年演員的高度信任和對代際傳承的重視。”霍志靜表示,劇場的增加對人藝劇目生產、藝術建設提出更高要求,未來如何保證演出質量高水平和可持續發展都有很大壓力,一定要通過重視原創,挖掘、培養人才,才能讓這種“開門紅”的勢頭保持下去。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