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直排輪運動員、得過自由式輪滑世錦賽冠軍、做過導演、經歷過創業、當過網約車司機……28歲的師義龍一直在“折騰”自己的人生。而現在,他是擁有超過200萬粉絲的運動博主。 “熱愛是我做事的原動力” 滑板少年、攝影師、導演、旅行家……這些都是師義龍的標簽。在談及自己的身份時,師義龍說:“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斜杠青年,這些標簽都是遞進的過程,是我一步步的人生經歷。” 15歲接觸直排輪進入北京隊;17歲進入自由式輪滑國家隊獲世錦賽亞軍;23歲退役接觸滑板和滑雪,師義龍一直在探索自己的人生。 “退役之后我就回到北京,也嘗試過朝九晚五的工作,但我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師義龍在金融公司工作了一年左右之后,選擇了離職,“我想去尋找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 “踩上滑板那一刻,我整個人都釋然了,滑板可以帶給我非常自由的感覺,可以燃起我的熱情。”師義龍說。 像師義龍這樣的年輕人經常被定義為“叛逆少年”,但對師義龍來說,“叛逆”這個詞是把雙刃劍,它代表著有態度、有堅持、有熱愛,是一個反復認證自己的過程。“我愛跟自己較勁。”師義龍說。 現在的師義龍在周圍人眼中是把滑板“玩出了名堂”的人——他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一件事情認真做10年一定會得到收獲,我就是這樣的,做了很多年我熱愛的事情,從一個身無分文的人,變成了有自己公司的人,這一切都是源于熱愛。”師義龍說。 “滑板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作為國內較早接觸滑板運動的一批人,師義龍和朋友們經歷過滑板運動從小眾到大眾的轉變。 “前幾年玩滑板的時候都沒有地方去,公園不讓滑、小區也不讓滑。”沒有滑板教練,師義龍就和朋友們一起看國外的視頻學習,后來自己也做起了滑板視頻和滑板教學,師義龍說:“我希望對滑板感興趣的人能有越來越多學習滑板的渠道。” 2016年8月,國際奧委會表決通過滑板進入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后,也讓這項小眾運動迅速出圈。 隨著被列入奧運項目,滑板的接受度也逐漸增高。師義龍說:“小眾運動逐漸進入大眾視野,滑板場變多了,很多場地可以接受我們了,我們不再被貼上‘小混混’的標簽。” 說到滑板的魅力,師義龍說:“滑板是個特別神奇的運動,我們會經常帶著滑板去全國旅游,到一座城市就會結識一幫玩滑板的朋友,我們像小時候玩伴一樣,大家沒有任何利益往來,都是因為都喜歡滑板聚到一起,能收獲非常單純的友誼。” 滑板是一項老少咸宜的終身運動。小到三、四歲,大到七、八十歲都可以體驗到滑板的樂趣。“然而每個年齡段對滑板動作的追求是不一樣的,年輕的時候可能會追求滑板的技術難度,再過一個階段會追求動作風格,而當我們老了,只是追求‘在滑著’就好了。”師義龍說,“這也是我的人生態度。” “其實無論是滑板也好,滑雪也好,對于我來講,滑板它已經不只是一個運動概念了,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師義龍說。 |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
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