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觀眾:鏡頭晃得頭暈 “文藝青年”:婁燁風格就是要你暈 電影《蘭心大劇院》改編自虹影的小說《上海之死》及橫光利一的小說《上海》,由婁燁導演,馬英力編劇,鞏俐、趙又廷主演。影片講述了1941年,著名演員于堇(鞏俐飾)為了出演她的舊愛譚吶(趙又廷飾)執導的話劇《禮拜六小說》而回到上海,卻引起各方勢力對她動向的密切關注,想要打探出她此行的真正目的。一個女人的命運被時代緊緊牽引,戲里戲外敵我難分,暗流涌動下她迎來了一個改變世界的抉擇……導演婁燁首次把鏡頭對準了“孤島”時期的上海,描繪了一個復雜多變的時代轉折。 《蘭心大劇院》中,婁燁的影像依舊是其標志性的手持攝影風格,很多觀眾不適應,會因鏡頭晃動太厲害,看得頭暈。婁燁上部作品《風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期間,片方曾發布觀影指南,告知觀眾電影中有部分鏡頭有一定“特殊性”,可能會導致在觀影過程中出現“暈眩感”,建議觀眾“盡量購買3排以后的座位觀影”。指南更是直接說明片長124分鐘,觀看一次本片,相當于“坐12次跳樓機、24次過山車、41次海盜船或是喝十杯濃縮美式”。 對于“鏡頭搖晃”問題,婁燁曾解釋說,手持攝影是因為一方面演員在空間上的自由發揮,給攝影機的調度帶來了一定挑戰,另一方面出于自己對“記錄式”攝影的追求,讓演員能夠最大限度地“活”在角色之中,展現出最真實的角色狀態。 “文藝青年”顯然比普通觀眾更能接受鏡頭搖晃,婁燁的不少粉絲更是熱愛他的“搖晃”風格,認為并非是婁燁在“炫技”,而是為劇情服務,像《蘭心大劇院》中,手搖式鏡頭,“讓影片充滿著動蕩和不安。每個人都在奔跑在逃命,而平靜只是它暫時的偽裝。” 普通觀眾:劇情到處是bug “文藝青年”:故事高級,這才是電影敘事 《蘭心大劇院》中多方勢力糾纏,鞏俐飾演的于堇游走于明星與間諜之間,加上戲中戲的結構,使得影片故事很飽滿,打碎了時空,不少“文藝青年”對故事表示認可,認為是部保持了“文學性”的電影佳作,婁燁的敘事手法也很高級。 但是,普通觀眾對劇情則頗多詬病,認為影片bug很多,人物性格、身份與動機并不合理,因此很多情節不好讓人理解,或許是剪輯的原因,一些情感部分被剪輯得支離破碎且不融于劇情,有些莫名其妙。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