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訊(記者 袁云兒)于藍、秦怡、田華、于洋、王曉棠、金迪、謝芳、祝希娟……上世紀六十年代,這些老藝術家們曾有一個共同的稱號——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由潘奕霖執(zhí)導的紀錄片《演員》以“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為切入點,講述老一輩藝術家的從影經歷和藝術成就,全面挖掘他們對于演員這一職業(yè)超過半個世紀的感悟和思考,并以他們塑造的經典形象向中國電影致敬。 1961年,當時國內電影院顯眼位置懸掛的都是蘇聯(lián)電影演員的照片,周恩來總理提出,“為什么不能掛我們中國演員的照片呢?”北影廠、上影廠、長影廠和八一廠——當時最富影響力的四大電影廠積極響應,在老、中、青三代演員隊伍中遴選提名名單,最后選出22人,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公眾認知的電影明星。1962年春夏之交,全國各大電影院換上“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的巨幅照片,掀起了新中國成立后最早的追星風潮。 《演員》導演潘奕霖,曾是電影頻道王牌節(jié)目《流金歲月》的主持人,因為做這檔專門品味老電影的節(jié)目,他與許多老藝術家都有很深的交情。2002年,《流金歲月》曾制作“二十二大影星”20周年特別節(jié)目,當時還在世的張瑞芳、孫道臨也來了,節(jié)目收視率破三,令潘奕霖大感震驚。2012年,他又做了“二十二大影星”50周年特別節(jié)目。潘奕霖說,他從2017年開始籌備《演員》,到今年公映,不知不覺間又快到了60周年的節(jié)點。“每隔十年都有一次記錄,這次是紀錄片的形式,我覺得很欣慰,也覺得是一次很好的契機,可以讓更多觀眾,尤其是年輕人了解當年那一批老藝術家。” 片中出鏡的老藝術家回顧了自己代表作的創(chuàng)作過程,并借此闡述演員這一職業(yè)的意義。田華談起電影《白毛女》里喜兒的白頭發(fā)是化妝師怎么一點一點給她染上的;王曉棠回憶《英雄虎膽》里她和于洋怎么學跳那段后來風靡全國的倫巴舞;祝希娟則講述了她和陳強因拍攝《紅色娘子軍》而結下的深厚友誼。說起自己拍攝《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的經歷時,金迪深感“忘我”對演員的重要性。當年,她一個上海姑娘到東北農村去體驗生活,跟鄉(xiāng)親們學插秧、上炕盤腿聊天,拍攝時為了突出真實還卸掉了睫毛上的妝。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