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訊 (記者 李洋)10月18日晚,備受京滬兩地戲迷關注的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亮相上海大劇院。這是《京城大運河》七城巡演的首站演出。10月22日,《京城大運河》在杭州大劇院上演,完成大運河起點與終點的文化鏈接。此外,還將巡演南京、揚州、南通、寧波等城市。12月17日、18日,巡演在蘇州收官。 作為三度唱響國家大劇院的北京大戲,《京城大運河》實現了將京劇藝術與西方交響樂相融合的有益探索,而更為難得的是,其重點描繪“大運河北京段”的歷史脈絡,開創了該題材舞臺藝術創作之先河。北京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李飚說:“《京城大運河》堪稱一次意義非凡的守正創新。” 此次在上海的演出是《京城大運河》創作打磨兩載以來,首度離開“主場”。早在上世紀初葉,上海就被京劇藝術家視做北京以外最重要的舞臺,這里的觀眾懂戲、愛戲、癡戲,口味自然也是無比挑剔。此番登陸申城,當演出序幕拉開,一曲《一支塔影見通州》奏響的一剎那,仿佛也將一部歷史長卷徐徐展開,將大運河北京段的漫漫歲月以及北京城獨特的歷史文化娓娓道來。北京京劇院18位表演藝術家輪番上陣,七朵“梅花”爭妍斗艷,或激昂、或低婉、或雄渾、或旖旎,藝術與歷史交融、傳統與現代交織、理想與現實交匯,直讓人看得如癡,聽得如醉。期間,觀眾熱情高漲,掌聲不絕于耳。一位年近八旬的上海老戲迷大呼過癮:“這部戲讓我看得好生痛快!既欣賞了京劇藝術,又了解了北京大運河的歷史,真可謂兩全其美。” 臺下的老藝術家們更是對這部作品贊不絕口。“這是一部精彩、杰出、接地氣的作品,未來它會走向神州、走向世界!”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點評道,《京城大運河》既有豪情、激情,更有深情,“這部作品為時代和民族放歌,更為偉大的中華民族放歌,它既有歷史的厚重,又有現代的震撼力。”上海京劇院著名梅派青衣史依弘觀后難掩激動。在她看來,《京城大運河》的策劃令人震撼,聽之感動而享受。特別是通過藝術的形式,令觀眾了解大運河以及中華民族的歷史,“這是一部精妙且感人的創意之作。”參與演出的北京京劇院葉派著名小生李宏圖表示,能夠得到北京以外觀眾的認可,對于創作者和參與者無疑是一件欣喜的事情。他對記者說,藝術精品需要不懈打磨,觀眾的反響就是最好的證明,作為一部北京大戲,《京城大運河》要力求成為一部傳世之作。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