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1月9日電(記者閆睿)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化蘭團隊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H5N8亞型禽流感病毒的時空傳播、生物學特性及我國當前使用疫苗的保護效果。同時解釋了為什么H5N8病毒雖然傳入我國境內,卻未引起家禽禽流感疫情暴發。 2020年以來,H5N8亞型禽流感病毒在歐洲、亞洲20多個國家引發近2800起家禽和野鳥疫情,導致3300多萬只家禽死亡或被撲殺,給全球家禽養殖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為科學防控H5N8禽流感疫情,迫切需要掌握病毒時空傳播情況,了解這些病毒對不同禽類和哺乳動物的致病性,確定禽流感疫苗能否有效阻斷該類病毒由野鳥侵入家禽。 為此,陳化蘭院士團隊在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間采集并分析了41172份家禽拭子樣品和317份野鳥樣品,分離到36株H5N8病毒。其中22株來自野鳥,14株來自鴨和鵝。 溯源發現,這些病毒分為兩種基因類型。第一種類型于2020年1月至6月在歐洲流行,10月至12月在韓國和日本流行,2021年1月由天鵝傳入我國。第二種類型于2020年5月在伊拉克的家禽中首次發現,6月至9月在俄羅斯流行,10月傳入更多歐洲國家,并由天鵝傳入我國,進而傳播給我國境內16種野鳥和一些地區的鴨和鵝。 研究發現,這些病毒對雞高度致死,對鴨溫和,對小鼠致病力因毒株而異。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家禽養殖場中常規免疫的雞和鴨可完全抵御H5N8病毒的攻擊。這也解釋了為什么H5N8病毒未引起我國家禽禽流感疫情暴發。 鑒于野鳥中廣泛存在的H5N8病毒會對家禽和公共衛生構成持續威脅,研究團隊強烈呼吁高風險國家對家禽進行H5疫苗免疫,有效阻斷病毒由野鳥傳入家禽,保護人類生命健康。 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已在線發表于《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雜志。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崔鵬飛、曾顯營、李雁冰、施建忠和聊城大學李旭勇為該文章第一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和鄧國華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 |
2021-11-10
2021-11-10
2021-11-10
2021-11-10
2021-11-10
2021-11-10
2021-11-10
2021-11-10
2021-11-10
2021-11-10
2021-11-09
2021-11-09
2021-11-09
2021-11-09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