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 題:文明城市為人民——吉林市、臺州市建設更高水平文明城市掠影 新華社記者段續、吳帥帥 松花江在城區里蜿蜒而過,江面上霧氣氤氳,水聲潺潺,一場大雪過后,銀裝素裹的吉林市更顯秀美。華燈初上時,漫步于江邊慢行步道,伴著雪景,眼前像是展開一幅水墨山水畫。 近年來,吉林市沿松花江建設綠色生態長廊,提升城市環境,方便市民休閑,把青山綠水和城市人居融為有機整體,冰雪旅游、體育賽事等產業紅紅火火。 城市更宜居,市民更愜意,文明新風來。在吉林市,東北人的熱情與豪爽,熱心與親切,在蓬勃發展的志愿服務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紅十字會愛心救助家園”是吉林市家喻戶曉的民間志愿服務組織,抗洪救災、抗擊疫情、扶危救困……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如今,吉林市區注冊志愿者超過31萬人、注冊志愿服務組織多達722個。 近年來,吉林市堅持每年將新增財力的80%用于保障改善民生,著力解決群眾煩心事,累計完成民生實事117項。其中,老舊小區改造惠及10多萬戶居民,建設街角公園、口袋公園、村屯小樹林1000多個。 民生無小事,有求就有應。吉林供電公司等部門發揮布點優勢,在營業窗口、政務大廳、社區服務點等設立“百姓說事點”,形成服務群眾的快速反應機制,讓百姓說的事能迅速得到落實和解決。 位于吉林市城區的荒山小區,廣場上一個廢棄電線桿影響了老人們活動。群眾來到吉林供電公司龍潭區供電中心營業廳的“百姓說事點”求助。沒過多久,電力工作人員就按流程移走了廢舊電線桿。吉林市文明辦負責人表示,文明城市為人民,為群眾服務,讓群眾滿意,是持之以恒的工作目標。 在浙江省臺州市,早高峰期間,在車流密集的市府大道前,雖然沒有紅綠燈,只要有行人從斑馬線通過,通行車輛都會主動、有序地在線前停車等待。 臺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直屬一大隊三中隊指導員鄧小珊表示,目前臺州在主城區42條路段設置了這樣的斑馬線和“安全島”。創新設置的“Z字”斑馬線,增加了行人轉彎視角,多了一道行人“安全鎖”。 作為文明城市的重要體現,臺州從2016年開始狠抓“文明上路”,推行“斑馬線禮讓行人”。近年來,全市查處機動車未禮讓斑馬線的案例數量逐年下降。 除了“面子”上有禮讓斑馬線等“文明風景”,臺州還將文明城市創建和補齊民生短板的“里子”相結合。 在臺州市路橋區老舊小區富通家園,原本斑駁的建筑外墻如今煥然一新,空中蛛網式的電線改走“地下”。“以前,大家為了方便,網線亂拉,有些外墻墻皮脫落,哪像現在變得這么漂亮。”住戶陳功德笑著說。 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臺州市已投資5.77億元對全市35條背街小巷、74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 為了美化城市環境,臺州還出臺嚴格“污水零直排”等工程建設規范文明施工方案多措并舉推進文明施工。綜合“管污、治水、降塵”多管齊下,修復完善主次道路及人行道、無障礙設施等8162處、清理排水管網1551公里、修復各類窨井蓋1259個、修補綠化帶側沿石2031處。 臺州市深化文明城市建設,以“繡花功夫”扮美城市、經營城市,為城市注入更多的文明內涵。 |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2
2021-11-11
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