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1月17日電 (記者 孫睿)記者17日從青海省醫保局獲悉,截至目前,通過國家、省級和省際聯盟三個層面,青海省已完成363個藥品和15種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帶量采購藥品耗材品種數居全國前列,預計年均為患者節約藥品耗材費用14億元以上。 2019年以來,青海省醫保局將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改革作為深化“五醫”聯動的有力“結合點”和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完善制度政策、強化監測監管,深耕源頭治理,有效規范了藥品耗材集中采購秩序,購銷環境持續凈化,藥品耗材價格合理回歸,醫院臨床用藥層次和合理性逐步提高,患者就醫幸福感顯著提升。 青海省醫保局介紹,為切實降低藥品耗材虛高價格,推動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該局結合青海省省情實際,印發了《青海省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實施方案》《青海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實施方案》,對進一步深化全省藥品耗材集中招采改革進行了統籌謀劃和設計,并與《青海省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深度融合,著重體現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系統集成、協同推進,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從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到規范動態掛網采購,改革的方向、路徑及政策框架逐步清晰并加快定型,充分發揮引領性作用,成為醫保改革中的重要支點和鮮明亮點。 三年來,青海省醫保局聚焦“規定動作”見實效,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采平穩高效落地執行,國家組織5批218個藥品和冠脈支架集采,藥品價格平均降幅71.43%,冠脈支架平均降幅95%,中選產品臨床使用占比80%以上,通過過評藥品的優先使用及臨床特殊需求原研藥品的合理使用,使全省患者用藥層次明顯提升。同時探索開展未過評藥品集采“青海模式”,集中采購69種藥品和留置針、體外診斷試劑等7種醫用耗材,藥品平均降幅43.54%,耗材平均降幅55.86%,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基礎輸液、中成藥和生物制劑的帶量采購,為全國完善藥品集中采購制度提供了新的實踐經驗;還積極探索藥品耗材帶量采購改革的創新拓展,主動與廣東省、重慶市等省(市)組成9個跨區域采購聯盟,發揮跨區域集團“團購”優勢,集中帶量采購76個藥品和人工晶體、骨科創傷等7種醫用耗材,藥品平均降幅55%,耗材平均降幅73%,破解了青海省單獨開展集采進一步降價難度愈來愈大的難題。 截至目前,通過國家、省級和省際聯盟三個層面,青海省已完成363個藥品和15種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帶量采購藥品耗材品種數居全國前列,招采改革成果盡顯“青海速度”,預計年均為患者節約藥品耗材費用14億元以上,改革紅利正在加速釋放。(完) |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