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聯合國11月16日電(記者王建剛)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16日說,應急處理只能暫時避免或推遲危機,只有消除沖突根源才能實現持久和平穩定。 張軍在當天舉行的安理會預防外交促進和平與安全問題公開會上說,國際社會應支持沖突國家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心一意謀發展,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要采取切實行動支持有關國家與貧困、饑餓作斗爭,加大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和其他公共服務投入,這些都是加強國家認同、促進社會團結的重要手段。主要經濟體要奉行負責任的經貿政策,防止國際經濟金融市場動蕩,這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有重要意義。 他說,76年前,先輩們在《聯合國憲章》中鄭重承諾“采取有效集體辦法,以防止且消除對和平之威脅”。多年來,聯合國及會員國以此為行動指南,積極開展預防外交,既有成功故事,也有重要教訓。當前世界正在發生復雜深刻變化,國際社會需要對預防外交加深認識,加大投入。 張軍表示,在危機早期及時采取恰當行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關鍵是要形成一套系統、科學、有效的預防外交戰略,充分利用斡旋、調解手段,強化早期預警機制,支持聯合國秘書長發揮獨特作用。早期預警既要早發現重大問題,防患于未然,也要避免導致過度反應、不當介入。 張軍強調,成功的預防外交方案必然立足于具體情況,由當事方主導,沒有統一適用模板。預防外交絕不能成為干涉內政的借口。歷史一再證明,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在發展中國家強加治理模式,甚至搞拉一派打一派,往往導致這些國家發生內部沖突。國際社會要重申對多邊主義的承諾,支持聯合國發揮核心作用,加強聯合國系統內部協調。 他說,中方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提交“我們的共同議程”報告表示歡迎。報告中建議加大對預防外交的關注和投入,制定“新和平綱領”,通過切實有效措施,管控新的安全風險。報告特別指出,應提供有針對性的發展援助,幫助解決沖突根源。中方期待同會員國深入討論,加強合作,明確后續思路,努力將報告提出的愿景逐步轉化為現實,構建和平、安全的美好世界和我們的共同未來。 |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
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