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題:當奧林匹克運動與世界文明相向而行 新華社記者牛夢彤 壬寅年大年初四,北京冬奧會將拉開帷幕,一場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們歡聚一堂的體育聚會將呈現于世界。彼時,華夏大地也正迎來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家家戶戶歡聚一堂,續寫著中華文明的代代傳承。 2022年的北京,將因奧運與春節的“碰撞”,實現一次橫跨東西方文明、穿越歷史長河的難得緣分。 在國際奧委會指導支持下,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和《文明》雜志社聯手有關機構推出《奧林匹克宣言》——美麗的奧林匹克文化長卷III(以下簡稱長卷III),以“奧運+春節”為主題,展現各個奧運舉辦地的節慶文化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融合發展。 世界是多元一體的,各國的文化本身就是奧林匹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如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所言:“奧林匹克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種源于內心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從現代奧林匹克精神傳播源頭的希臘雅典,到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起點的法國巴黎,再到歷史上首個雙奧之城中國北京……長卷III縱貫23個奧運國家與43個奧運會舉辦城市,細數東西方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摩擦迸發火花的每個瞬間。 希臘復活節、慕尼黑啤酒節、札幌雪祭、美國感恩節、中國春節……這些節慶文化盡管承載著不同國家民族的歷史,但無一不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演繹出文明的千姿百態,這與奧林匹克運動的美好愿景不謀而合,向我們昭示著人類的共性將遠遠超越分歧、溫暖終將戰勝寒冬。 長卷III出版的意義遠不止向世界展示奧林匹克文化之美,在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為長卷III撰寫的序言中,他向世界明確回答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兩個哲學上的終極設問,即《奧林匹克宣言》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起點,顧拜旦通過復興奧林匹克運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愿景一直是國際奧委會遵循的最核心理念。 日歷翻回到1892年11月25日,巴黎索邦大學內,29歲的顧拜旦激情洋溢地發表了一篇“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性演講,后被世人稱為《奧林匹克宣言》。 從那之后,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奧林匹克成了人們的信念之鑰,超越隔閡和沖突,見證世界文明的欣欣向榮。 《文明》雜志社社長婁曉琪表示:“從1892年到現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通過文明交流的方式,在推動世界和平、促進國際間民心相通、激勵青年人更好成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于奧林匹克精神的延續和發展,已故國際奧委會前任主席羅格在為長卷II撰寫的序言中曾提到:“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播并不會隨著奧運會賽事的結束而終止,它將從一個奧運城市傳向另一個奧運城市。” 正如奧林匹克精神之火在歷史文明長河中不斷傳遞,一棒接一棒,永不熄滅。 即將“接棒”的北京,作為世界第一個雙奧之城,將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130周年的時間節點上被賦予格外重要的歷史意義。 “它(北京)有機會把夏奧會和冬奧會及奧林匹克大家庭連接在一起。”婁曉琪表示,北京已然成了奧林匹克文化傳播中心平臺。“中法英三種文字《奧林匹克宣言》的全球首發、國際第一套奧林匹克文化讀本發布、第一個‘奧林匹克宣言廣場’建成和《奧林匹克宣言》——美麗的奧林匹克文化長卷(系列)的推出都發生在北京,這里成了連接奧林匹克大家庭的紐帶。” 北京冬奧會之后,奧林匹克精神還將以各種形式傳遞下去。當奧林匹克運動與世界文明不斷相遇,人們將無限趨近于“體育運動讓世界更美好”的終極愿景。 |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