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冬 )曾任廈門小白鷺民間舞團團長的曾若虹、種俐俐,是“小白鷺”成長的見證者。日前,他們應邀觀看了“獻禮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和你一起飛翔——小白鷺優秀舞蹈作品集萃”演出。看完演出,兩人百感交集。 和曾若虹、種俐俐有同樣感受的,還有諸多關愛“小白鷺”的廈門市民,三場演出,有不少人看了兩場,他們說,“小白鷺”的節目值得回味。 “小白鷺”伴隨特區成長 28年前,廈門小白鷺民間舞團(現為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孕育而生,在廈門經濟特區發展壯大的腳步聲中成長,用獨特的舞蹈語言講述這座城的故事。 每一次“逢十周年”之際,“小白鷺”從不缺席——1991年,以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間舞專業廈門實驗班(“小白鷺”前身)的身份參加廈門經濟特區建設10周年大型歌舞《飛向新世紀》文藝演出;2001年,創排舞蹈晚會《世紀之春》慶祝廈門經濟特區建設20周年;2011年,以傾力打造的全新音舞詩《遠航》為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周年獻禮。 今年8月,“小白鷺”開始組織籌備相關演出,盡管中間遇到疫情,再加上各類比賽任務,所有演職人員克服重重困難,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最終為獻禮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交出一份高品質的答卷。 節目為歷年創作經典作品 此次優秀舞蹈作品集萃可謂精彩紛呈,不但在舞種上體現了多民族融合,且作品創作時間跨度長、含金量高,均為“小白鷺”歷年來創作的經典作品。其中,《小河淌水》《高原云蹤》是由從“小白鷺”走向全國的優秀編導章東新、馮蔚創作的,《小河淌水》曾獲第六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銀獎、表演銀獎。此外,還有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大獎的作品《春會來》,以及在剛剛結束的第六屆福建舞蹈“百合花獎”專業舞蹈大賽中獲獎的《惠女印象》《父輩的歌》《翱翔于天際》等作品。 舞臺上,“小白鷺”的樸實無華如同一股清風撲面而來,喚醒了人們心中那份最本真的情感。據統計,三場演出共吸引線下觀眾近1200名,觀眾觀演反饋良好。其間還進行了一場線上直播,通過各類平臺產生瀏覽量40.7萬,其中八閩云劇場視頻號觀看人數近1500人,點贊量破萬。 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主任林乃楨告訴記者,明年“小白鷺”將創排舞蹈詩《廈門故事》系列三,同時繼續打磨舞蹈作品《第一書記》,準備申報參加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現代舞評獎。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