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導演涌現 新力量壯大 今年戲劇領域有不少資深藝術家嘗試做起了導演。金星首次自導自演《日出》;濮存昕為上戲西藏班學生導演《哈姆雷特》,之后又在人藝首次自導自演《雷雨》;馮遠征導演《日出》;龔麗君也有要導演的新戲在籌備之中;視覺設計師葉錦添導演《傾城之戀》;央華戲劇藝術總監王可然導演《你和我,劇場奇妙七步》……他們不斷突破自我、主動拓展領域的態度,不僅讓自己的才華得到全方位的展現,也為戲劇舞臺帶來更多期待。 央華戲劇今年不僅在全國推出央華版《如夢之夢》九周年巡演;繼續推動和國際導演合作的《龐氏騙局》《雷雨》《雷雨后》,以及音樂戲劇《流浪之歌》等作品的全國巡演;并且新創作了融合曹禺與萬方父女七部經典劇作的《你和我,劇場奇妙七步》,不僅即將開啟全國巡演,同時還作為送給大中小學生的“戲劇經典課”在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 2021年,鼓樓西劇場則啟動“1+1”青年導演戲劇制造計劃,推出八位青年戲劇導演的八出全新劇目。培源·青年戲劇人才培養及孵化平臺、老舍青年戲劇文學獎勵扶持計劃等,都在為培養中國戲劇新人才,打造中國戲劇新力量創造機會和條件。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老舍戲劇節、科技藝術節、烏鎮戲劇節、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阿那亞戲劇節等各大戲劇節,以及首檔戲劇人真人秀《戲劇新生活》這樣的綜藝節目,也都對促進戲劇的繁榮發展和擴大戲劇藝術的影響起到了重要作用。 業內觀點 主旋律戲劇在表現形式上有新突破 彭濤(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主任) 戲劇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藝術形式,即使在人類社會步入后現代社會的今天,即使在電子媒介將現代人嚴密包裹的當下,即使在新冠疫情仍然肆虐全球的境況中,劇場仍然有著無可替代的魔力。走入劇場,沐浴在戲劇的光輝中,現代人的心靈得以擺脫工具理性的束縛,找到靈魂的詩意棲息地。 今年我主持了以“后疫情時代的戲劇”為主題的兩岸青年戲劇論壇活動,大家圍繞“后疫情時代的戲劇”“線上戲劇的可能性”“劇場與傳播媒介:劇場現場性與媒介現場性”“瘟疫與戲劇:歷史與現實”等議題展開了廣泛研討。我們可以看到,當下戲劇人的創作有了很多新的探索和思考,主旋律戲劇在表現形式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而且無論是線上放映、綜藝節目,還是我參加的烏鎮戲劇節、大涼山戲劇節等活動,也都通過豐富多彩的新內容去吸引觀眾,應對“后疫情時代”國際作品暫時無法進入國內的局面。 今年我還主持了老舍戲劇節中主題為“美育·戲劇·人生”的高校論壇,從戲劇教育實踐出發,聚焦戲劇教育的美育元素與育人功能,和各位嘉賓探討了戲劇教育在中國的發展。戲劇是美育最好的教育載體,戲劇教育在美育中更應起到充分帶頭引領作用。各綜合院校和藝術專業院校也應重視戲劇教育,培養出適應市場發展和人民審美需求的青年戲劇人才。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