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2月29日電 (記者 陳靜)“雙減”之后,上海高中階段學校如何招生錄取?記者29日獲悉,2022年中考,相關文件釋放出諸多政策利好。 記者29日獲悉,為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高中特色多樣發展,2022年,上海將首次實施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積極探索并擴大將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招生名額,分配到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 上海市教委方面當日介紹,上海市的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名額分配比例擴大,意味著各類初中的學生都有機會進入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對于全面發展的學生,無須糾結于單一的分數,通過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也有機會進入心儀的學校;學生還可以通過自主招生和統招批次被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錄取;志愿填報和自主招生改在考后進行,讓學生們安心備考。 據悉,為探索建立初中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多元招生錄取機制,《關于2022年本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見》(簡稱《中招若干意見》)明確,2022年,上海中招錄取方式由原來的5種(自薦、推薦、零志愿、名額分配和統一招生)調整為3種,包括自主招生錄取、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統一招生錄取。各批次志愿均在考后填報。 在上海市新優質學校研究所所長湯林春看來,簡化招生錄取方式是2022年上海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改革的一大亮點。 據介紹,自主招生錄取,將在中考后進行。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自招計劃約占本校招生計劃的10%,特色普通高中自招計劃不超過本校招生計劃的15%,試點“探索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項目的高中學校(即上海中學、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四校”)自招計劃約占本校招生計劃的30%。優秀體育學生、藝術骨干學生自主招生計劃合計不低于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計劃總數的15%。 湯林春認為,在本次發布的2022年中招文件中,進一步將區屬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名額分配招生計劃比例明確為60%,其中70%的招生計劃將通過“名額分配到校”實現面向不選擇生源初中學校的全覆蓋。這保證了優質高中教育資源更多向普通初中傾斜;保證了不選擇生源初中學校的學生都有機會通過名額分配,使不擇生源的初中學校提高了吸引力,增添了初中學校的發展機會和辦學活力。 湯林春表示,面對這樣的機遇,不擇生源的初中學校必然更加注重教育的內涵發展、持續提升自身的辦學品質,無疑將更有利于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從而在面上達到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目的。 為有效發揮綜合考查全面育人的導向作用,招生學校現場綜合評價環節安排在中考評卷完成后成績發布前進行。學生即使在自主招生錄取、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批次未被報考學校錄取,在統一招生批次仍有被心儀學校錄取的機會。 2022年上海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改革的另一大亮點是:明確將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批次的學校綜合考查成績(滿分50分)劃分為“40+10”。湯林春指出,其中“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賦分”關注初中學生四年學習經歷的過程性和參與性,不進行差異性評價,其本質是驅動初中學校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引導家長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采訪中,上海市嘉定區啟良中學校長陸正芳表示,對于自主招生錄取、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政策,家長與孩子都特別關注。此次中招改革,充分發揮了正面導向作用,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都有重要影響力。這位中學校長直言,隨著中考改革相關配套舉措逐步明確,家長的教育觀念也在發生變化。他們逐步了解孩子成長特點與經歷,對孩子中考升學也有了更多理性思考。在學校引導下,家長學會了客觀評估孩子的志趣傾向、個性特點、學業基礎,對于中本教育貫通、中高職教育貫通等培養模式接受度在不斷提高。陸正芳表示,在上海中考改革的政策影響下,教育逐漸回歸本原。在落實“雙減”過程中,學校、教師、家長都比較從容淡定。(完) |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