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創作歷程,《香山葉正紅》主創團隊感慨良多,也收獲了豐富的創作經驗。《香山葉正紅》編劇盛和煜坦言,在創作過程中,守正創新是這部劇的藝術追求。“守正,就是保持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政治性、嚴肅性、權威性。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變總結回顧式為正在進行時,讓敘事更加真實、更加深入;二,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是通過情感來表達、塑造人物。感情能使重大題材變得溫潤;三,很多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都是宏大敘事。但是越是宏大的敘事,越要關注細節,盡可能采寫更多的細節,使人感到溫暖、生動。” 該劇導演巴特爾認為,拍攝《香山葉正紅》的過程是一次重溫黨史、軍史及1949年建國歷史的過程。該劇展現的是1949年3月至10月間中國的歷史,具有鮮明的大格局、史詩性,繪制了一幅建國大業的全景藍圖。“這部劇的主題思想很明確,就是毛主席所說的‘進京趕考’。正如電視劇的歌詞‘一生問卷趕考人,一路答卷到如今’所唱,劇中所有的內容其實都是在考試,表現了中國共產黨正在接受人民的考試,正在努力做出答卷。” “《香山葉正紅》主題鮮明、題材重大,完成了一個歷史使命。”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原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黃如軍看來,這部劇遵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重點突出、線索清晰、注重細節、真情動人,較好處理了大事和小事、重點和一般的關系。“這部劇涉及人物眾多,在展現歷史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刻畫人物性格,通過講人物來反映歷史發展脈絡。可以說,在歷史敘事之外,講故事,刻畫人物性格將是今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發展的一個方向。”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