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年均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 優良天比2013年增加了112天 北京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 2021年北京空氣質量交上了近乎完美的答卷。 昨天,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2021年北京空氣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于建華介紹,2021年,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在區域空氣質量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PM2.5和臭氧(O3)同步達標。至此,北京市空氣質量實現首次全面達標。 6項主要污染物全面達標 于建華表示,北京市集中開展大氣污染防治以來,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大氣主要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 北京從2004年開始二氧化硫(SO2)穩定達標,2019年開始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NO2)持續達標。2021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和O3濃度分別為33微克/立方米、149微克/立方米,首次同步達到國家二級標準;PM10、NO2、SO2年均濃度分別為55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3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濃度為1.1毫克/立方米,均多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至此,各項大氣污染物實現協同改善,北京市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 全年有288個優良天 藍天白云成了京城亮麗的風景。據統計,2021年,北京市優良天數達到288天,占比78.9%,接近八成,較2013年增加了112天,相當于2021年的優良天數比2013年多了將近4個月。其中,2021年的一級優天數為114天,較2013年增加了73天,“這說明北京的藍天底色更純、含金量更足了!”于建華說。 藍天顯著增加的同時,重污染天數大幅減少,發生頻率、峰值濃度、持續時間均明顯下降。2021年全年,北京僅出現重污染日8天,較2013年減少50天,降幅高達86.2%。可以說,夏季秋季的PM2.5重污染已經基本消除,PM2.5連續達標天數為170天,比2013年多157天。 南四區空氣質量改善明顯 2021年是PM2.5年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降幅達到63.1%,平均每年下降7.9%,遠超發達國家城市同期下降幅度。 空間分布上,空氣質量分布的格局從“南高北低”變為“各區均勻趨同”,南北濃度差距已經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下降為2021年的16微克/立方米。在全市各區域濃度整體性下降的同時,南四區改善效果更為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二氧化硫繼續維持極低的濃度水平。從2013年以來,隨著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等壓減燃煤措施的實施,北京市二氧化硫年均濃度持續降低,從27微克/立方米降至10微克/立方米以下;2017年以來持續保持個位數;2021年進一步下降至3微克/立方米的極低水平,相比2013年降幅達到88.7%,燃煤污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另外,二氧化氮濃度持續下降。2013年至2021年,伴隨著機動車燃油替代、老舊車輛加速淘汰、鼓勵支持新能源車發展等措施的實施,北京市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從56微克/立方米降至26微克/立方米,降幅達到53.6%;尤其是2019年以來,二氧化氮濃度在穩定達標基礎上繼續下降,標志著移動源等污染治理取得較大成效。 目前還不是高水平的達標 “2021年首次全面達標,但因為還不是一個高水平的達標、不是基礎很穩固的達標,所以不敢有一絲懈怠。”于建華表示,為了讓大家能呼吸到更加好的空氣,北京還將繼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經過多年的治理,北京市的大氣污染治理更多地將轉向社會生產生活方面,同樣減少一微克,減排的空間更加收窄,難度更大,涉及的矛盾也更深層。 同時,在整個京津冀區域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的背景下,如果遇到極端不利氣象條件,空氣質量還是會發生波動,“這也正好證明了大氣污染防治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必須實實在在的干,絕不會躺贏的。”于建華說。 周邊區域貢獻率25%-30% 北京市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不僅得益于本地減排,周邊區域空氣質量的改善也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表示,大氣污染具有影響范圍廣、區域性、流動性較強的特點,連續五年來,京津冀區域都開展了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對北京市空氣質量的改善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區域對北京空氣質量改善的貢獻到底有多大?賀克斌介紹,從2013年至2021年期間,京津冀周邊區域減排對北京市PM2.5濃度下降總體貢獻了14.4微克/立方米。其中,在2013年至2017年的頭五年間,周邊地區包括山西、天津、河北、河南、山東等地,三種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排放降幅分別是60%、22%、42%,這五年間,區域減排對北京PM2.5濃度下降貢獻了7.1微克/立方米,在降幅占比中達到22.5%。 在2018年至2020年,區域四種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PM2.5)排放降幅分別是32%、10%、6%和22%,周邊減排對北京市PM2.5濃度下降貢獻了4.6微克/立方米,占比約為27%,“所以整體來說,周邊區域減排對北京空氣質量改善的貢獻率大概在25%至30%之間。”賀克斌分析,在未來的大氣污染防治中,隨著北京本地減排潛力逐漸收窄,周邊區域減排對北京市空氣質量改善貢獻比例將會逐漸增加。(記者 駱倩雯) |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
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