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談 “講故事”已成張藝謀的第一原則 電影《狙擊手》是張藝謀首次進軍春節檔,也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編劇陳宇和張藝謀合作的第三部電影。 創作伊始 張藝謀提出三點設想 在電影《狙擊手》專家研討會上,陳宇介紹了影片劇本創作的故事。他介紹,2020 年1月10日,張藝謀給他打電話,提出要拍攝《狙擊手》。對于該片的設想,張藝謀當時提出三點:第一要避免宏大敘事;第二是要戰爭的切片,由小見大;第三是全程緊張,無尿點。 那之后,陳宇開始了劇本創作,影片于2021年1月10日開機。對于創作心理,陳宇表示,敘事第一性原則是他和張藝謀導演創作的出發點,“所謂的敘事第一性原則實際上是三句話:第一,講故事是一部影片的最高目標。第二,講一個優秀的故事是一部電影能夠被投入拍攝的根本理由。第三,一部影片的各種要素,包括演員的表演,他們這一切的表現會納入到敘事中。演員演得好不好、設計好不好,都要基于敘事原則,將優秀的敘事角度來作為一個評判標準。” 陳宇還透露,這一兩年來,張藝謀在電影創作上有非常大的變化,“大家都知道,張藝謀導演是場面調度和電影形式設計的大師,也有人說他對敘事方面不夠重視。但這一兩年,自從我跟他合作以來,我覺得他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就是非常明確敘事的第一性原則,‘講故事’這件事在他那里成了第一原則。在這種原則下,我覺得我們是以非常契合的狀態來創作《狙擊手》這個故事的。這是第一個創作心理。” 全程高能 把戲劇三一律做到極致 陳宇將第二個創作心理總結為“硬核敘事”。“硬核敘事比較像封閉時間、空間內的內驅性敘事,在時間空間相對封閉的情況下,由內部自身的沖突驅動的敘事。不能以其他的外部因素來影響你,就是你內部的問題,以人物關系、人物性格、人物立場進行驅動,所以我把這個叫做硬核敘事。我們希望由此種方式做到全程的高度緊張,把戲劇三一律的方式做到極致。” 第三個創作心理就是人的主題。“《狙擊手》的主題是人的犧牲,不是犧牲,是人的犧牲,最終還是要還原到人。” 陳宇認為,現在新主流電影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建國大業》,把傳統的主旋律商業化;第二個階段是《中國機長》《中國醫生》等作品,使主旋律類型大片化。而《狙擊手》則想嘗試第三個階段——拍一部類型片,不是說類型片化,而是確確實實要做成類型片,“這個時候,就必須是落實到人,這是很難的,集體主義下的個人情懷、個人的成長挑戰很高,《狙擊手》在這方面做了些嘗試。”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