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潤釗)“破解節后‘用工難’,企業既要用待遇留人、更要靠機制引人,既要用事業育人、更要靠情感動人”“職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企業善待職工就是善待自己”“保企業才能穩就業,工會促進企業發展才能更好地維護職工權益”……1月27日下午,福建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祝榮亮走訪高意通訊有限公司、利萊森瑪電機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聽取企業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存在的困難和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征求企業和一線職工對工會工作的意見建議。 “市場行情怎么樣?”“企業發展有什么困難?”“職工流失率相較往年是否有所下降?”“節后用工是否有保障?”……在企業職工之家、勞模工作室和設計研發中心,祝榮亮與企業負責人、勞模工匠深入交談。對春節期間的生產經營情況和節后復工復產存在的困難,祝榮亮問得十分仔細。得知企業希望工會在破解招工難、推動校企合作、培育新型產業工人等方面搭建平臺,祝榮亮表示:“工會雖非萬能,但一定竭盡所能。我們會努力幫助你們解決好企業與職工共同關心、最急迫、最現實的問題。” “‘開門紅’是黨政所望、企業所需、職工所盼,工會組織要擔當作為、奮發有為、敢闖善為,以成色更足的‘工會紅’力促更高質量的‘開門紅’。” 祝榮亮要求,新的一年全省工會系統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企業發展實際,立足工會職能,做好服務保障。他叮囑同行的省、市工會干部,“工會要常態化開展‘大走訪’活動,了解企業所思所想和職工所困所惑,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開展工會工作。” 據悉,開展“大走訪”活動,是福建省總工會日前緊抓的“工會紅力促開門紅”六大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為助力2022年福建經濟開好局、起好步,實現“開門穩”“開門紅”,福建省總工會推出了六大專項行動,致力全方位、多層次為企業紓難解困,幫助職工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在“數字工匠賦能提升行動”中,福建省總工會堅持把促進數字經濟建設作為工會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第一季度,全省首屆數字工匠技能競賽將緊貼“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主攻方向,聚焦5G網絡、數據中心、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和應用,組織開展不少于10場子競賽。為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營商環境,正在加緊籌建的福建省數字經濟產業工會有望在首季度落地,實現“組建一家數字經濟產業工會、聚集一批數字化龍頭企業、推出一項數字技術工會服務應用場景”的工作目標,助力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 春節期間,福建省總工會將實施“留閩過年暖冬行動”,助力挖掘消費回補的新潛能。全省各級工會將重點慰問在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節日堅守崗位留閩過年的一線職工,以及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首季度安排的工會送溫暖資金將超過2066萬元。全省各級工會還將通過安排年夜飯、贈送電影票、開展一日游、派送大禮包等方式,多渠道為留閩過年職工增加服務供給。此外,發放工會消費券、擴大“福”字號消費、促進職工節慶消費等促消費舉措,也已納入工會“暖冬行動”工作范圍。 為助力復工復產,福建省總工會推出的“返崗回流加速行動”即將進入實施階段。節后各級工會將開通17趟專機專列,并通過提供“平安返閩”交通補助等方式,幫助省外來閩務工人員加速復工。福建省總工會將加大對小微企業節后復工復產的紓困幫扶力度,著力做好小微企業工會經費全額返還工作,幫助企業共同應對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不利影響。為緩解企業復工復產中的“用工難”“招工難”,工會還將積極參與“春風行動”,豐富促就業服務內容。首季度,引導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應對復工復產的勞動用工和工資待遇問題,成為工會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點。各級工會將借助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一函兩書”和集體協商機制,助力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 在即將實施的“職工療休養‘福見’行動”中,職工療休養、勞模療休養成為了工會助力打響文旅經濟新品牌的重要抓手。第一季度省總工會將安排專項資金120萬元,組織400名職工參加10期省級職工療休養示范專班;安排專項資金300萬元,用于激勵基層工會就近就地開展“微旅游”等形式的職工療休養活動。省總工會還將征集優質職工療休養項目赴上海、浙江、江西等地開展“山海相約,有福相見”專場推介,凸顯職工療休養中的“福”元素。 “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行動”是福建省總工會助力“開門紅”的又一舉措,民營經濟將成為福建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試驗田。首季度省總工會將鼓勵民營企業承擔技能人才培養使用主體責任,立足生產實際建設一批技能實訓基地,為民企職工終身學習創造更好條件。 此外,為助力鄉村振興,福建工會還將大力實施“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各級工會將發揮勞模的示范引領作用,鼓勵勞模作為科技特派員,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優質綠色農產品開發等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建設,幫助更多農民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圓夢。借助“八閩工匠學堂”等平臺,“職工素質提升工程”有望進一步向新型農民工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和創業輔導等方向拓展,幫助新生代農民工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實現更高質量的勞動。 |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