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 題:“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 這個中國故事我來講 新華社記者楊帆、趙鴻宇、郭雅茹 近期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介紹中國實現“綠色辦奧”理念情況時,談及“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讓這個美麗的奧運故事再次來到世界眼前。 河北省張家口市所在的壩上地區,海拔1400米左右,地域遼闊,具有優質風能和太陽能,是國家規劃的9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之一。截至2020年度,累計并網容量已達到1882萬千瓦。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冬奧辦副主任雷為民介紹,2018年2月28日,張北柔直工程破土動工:張家口建設康保、張北兩座新能源送端換流站,換流容量分別為150萬千瓦和300萬千瓦;承德建設豐寧調節端換流站,換流容量150萬千瓦;北京市延慶區建設1個受端換流站,換流容量300萬千瓦;新建線路總長度666公里。 從那一年起,田春雨開始擔任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北京超高壓公司特高壓交直流運檢中心張北換流站的運行值長,就一直駐守在位于張北縣境內的中都換流站。高大的換流閥設備矗立,靜默的時光里有日落月升、冬去春來。 在張北換流站建設期間,田春雨白天穿梭在基建現場驗收設備,晚上帶著同事一起研究圖紙、學習設備結構、編寫運行規程。田春雨說:“工程投運驗收最關鍵的那幾天,每天就睡5個小時,終于啃下了這塊‘硬骨頭’?!?/p> 張北柔直工程的建設,可以說是一場科技與綠色有關的探索。在電力人努力下,該工程創造“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具有網絡特性的直流電網”“世界上第一個實現風、光和儲能多能互補的直流電網”“世界上最高電壓等級最大容量的柔性直流換流站”等12項世界第一。其背后,是工程團隊800多天的日夜奮戰。 作為題中應有之義,“綠電”定會造福民生。 記者采訪了解到,張家口康??h清潔能源送出386.75萬千瓦,其中風電351.75萬千瓦,光伏31萬千瓦,生物質發電4萬千瓦。如今的壩上地區,電網真正成為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的重要載體。 “康??h全年日照時間達3100小時,具備780萬千瓦光伏發電開發潛力?!眹W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康??h供電公司營銷部楊熙說,康保累計建成光伏扶貧電站269個、裝機總容量18.4萬千瓦、年電費收益3.2億元,依托光伏發電195個村、2.2萬戶獲得了穩定收益。 “除了光伏收益分紅,我還在村里當道路養護員,一個月多賺600塊錢。”康保縣武家營村村民馬海因孤寡年邁、疾病纏身,無法外出打工?,F在村里利用光伏收益幫助繳納保險、提供公益崗位,讓馬海通過自主勞動“共享”光伏收益。 在以往的奧運會中,場館清潔能源的使用已有所體現,但北京冬奧會“更勝一籌”,在張北柔性直流工程投運后,通過建立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奧運史上將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綠色電力全覆蓋。 2019年1月起,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開始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北京各個場館,而未來賽區內綠色電力使用率將達到100%。不只是冬奧,未來,冀北地區每年向首都的輸電量能解決北京年用電負荷的20%左右。 冬奧籌辦、電力先行。一場科技與綠色的探索,換來一個清潔和美麗的冬奧盛會。 |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
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