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曼谷2月2日電 (記者孫廣勇)“我從三峽來哎,帶來我的愛。滿腔激情歌如潮,恰是大江澎湃……” 2月1日,大年初一。老撾川壙高原的大山深處,由中國電建投資建設的南俄5水電站地下200米處的引水隧洞里,正在和同事們進行隧洞檢查的工程部專工陳志超,禁不住唱起了家鄉的民歌。 “每年的12月到來年的3月是老撾的旱季,電站庫區降到死水位,也是一年里電站水工設施設備全面檢查和維護的最佳時機,常常會跟春節撞個滿懷,早已習慣了。”已經連續4個春節在電站度過的陳志超告訴記者。 “今年例行的電站檢修工作,共由引水系統檢查維護和發電機組檢修兩部分組成,為了趕在雨季來臨之前全部完畢,確保電站電力生產和防洪度汛安全,總長9.97公里的引水系統維護被安排在春節期間完成,”陳志超介紹說。 為了保障檢修工作進展,雖然是大年初一,但一大早,陳志超還是和10多位中老員工同事一起進入引水隧洞。隧洞里潮濕陰冷,頭頂的滴水、腳下的積水,再加上6公里的跋涉,讓陳志超和同事們的衣服很快都濕透了。 一路上,陳志超不時用手電筒仔細檢查隧洞內襯砌混凝土有無異常,是否被沖刷、淘蝕,每發現一處都會停下來,準確記錄發生的部位、大小并拍照留存。同時,對沖入隧洞的木頭、石渣都收集起來一并帶出隧洞。 和陳志超一起進隧洞檢查的老撾籍員工波松是住在水電站附近的南汀村村民,這也是他連續3年參加水電站春節期間的檢修工作。他告訴記者,水電站讓南汀村通了電、通了路,還幫村里建了學校和診所,大家都愿意到電站來工作。在這里能夠學習到測量等專業技術、增加收入的同時,更能感受到中國同事的嚴謹細致和吃苦精神,見證了中國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每次進洞往返營地都需要4個小時,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中午大家伙就在隧洞口席地而坐用泡面和礦泉水來對付一頓。耳聽鳥語,眼觀翠山,這也是難得的閑暇時光。“你說不想家是不可能的,小女兒已經2歲多了,和她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到2個月。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老撾人民創造光明,為中老友誼做貢獻,家人都為我驕傲,也很理解我的工作,”陳志超說。 作為中老兩國能源開發合作的代表作,南俄5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20兆瓦,自2012年進入商業運營以來,已安全運行3300天,累計發電超38億千瓦時,成為首都萬象和北部地區的穩定優質電源,持續為老撾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做出貢獻,并被授予老撾“國家勞動獎章”。 “習主席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特意提到中資企業等海外派駐人員的勇毅堅守,我和工友們聽后心里暖暖的,我們一定會把工作干好,請祖國放心!”陳志超語氣堅定地說。 |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7
202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