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達喀爾2月9日電 通訊:中國經驗助力幾內亞比紹農技人才成長 新華社記者王子正 “老師老師!點我,點我!我回答!我知道!”教室里一雙雙手高高舉起,學員們爭先恐后搶答中國專家的提問,現場氣氛熱烈。這是近日第11期中國援幾內亞比紹農業技術專家組為幾比農業機械操作手舉辦的農機技能培訓班上的場景。 幾內亞比紹瀕臨大西洋,人口約190萬,經濟以農業和漁業為主,水稻是該國主要糧食作物。去年,中國農技組向幾內亞比紹捐贈了聯合收割機、大型水泵、旋耕機和小型農機具等設備,以及稻種和肥料。 為了讓這批物資更好服務于幾比農業生產,中國農技組根據當地疫情防控現狀,同幾比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溝通,采用聯合培訓辦班方式進行培訓。中方專家負責授課,幾比方面組織農機操作和水稻種植骨干參加學習,在項目轄區內分片、分專業、分場次開展室內授課與現場實訓。 為提升“技術+物資”配套功能的發揮,中國專家精心編制《水稻種植技術要點》《水稻直播技術》《潤滑油使用技術要點》等中葡雙語系列培訓教材,并采取多媒體教學等形式,還在教學中穿插有獎問答。參訓學員反應積極、互動頻繁,教學效果十分顯著。 “在中國農業專家幫助下,我們這些年的變化太大了。”參加培訓的岡坡撒水稻生產協會成員安東尼奧深有感觸,“過去培訓,我們的農村學員都是步行幾十公里來學習,如今許多人騎著中國生產的摩托車飛馳而來。” 第11期中國援幾內亞比紹農技組組長鄭俊杰介紹,這一期中國農技組已累計為該國培訓220名農業技術骨干,造就一大批“飛不走”的技術人才,有力推動當地農業經濟振興。 參加培訓班的農機操作手迪亞哥說:“感謝中國人把知識送到了我們家門口,給我們帶來希望。” 據介紹,中國農技組進駐幾內亞比紹20多年來,引進和選育30多個水稻品種,對2.2萬余人次開展技術培訓,無償援助化肥和農業機械等,帶動當地水稻每季種植面積從6萬公頃增加到10萬公頃,極大推動了當地水稻生產。 安東尼奧說:“這都是中非農業合作給我們農村帶來的巨大進步,這也是我們幾內亞比紹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得到的紅利。” |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
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