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的舉辦使得人們對冰雪運動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持續高漲。從社交平臺的“新頂流”“冰墩墩”,到風靡全國的冰雪運動和旅游項目,無不讓人看到冰雪經濟釋放出的巨大潛能。“冷冰雪”釋放出強大“熱效應”,引發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冬奧效應”帶動中國冰雪經濟升溫 近日,擁有熊貓形象和冰晶外殼,科技感十足的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之一“冰墩墩”成功引燃大眾的消費熱情,一度達到供不應求的火爆程度。“冰墩墩”引發的熱潮已經“火出圈”,新加坡《聯合早報》2月9日報道,有分析師預測,以“冰墩墩”為代表的特許商品收入將突破25億元人民幣。隨著冬奧會獎項不斷揭曉,冬奧周邊產品極速升溫。售賣周邊產品不僅是奧運會收入來源之一,也是展示國家文化形象和民族精神的窗口。 “冰墩墩”的爆火正是中國冰雪經濟迅速升溫的寫照,北京冬奧會已經成為中國冰雪運動的助推器,成功激發了冰雪運動消費新動能。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8日報道,北京冬奧會令中國冰雪運動裝備需求急劇增高。開幕式當天,天貓奧運商品特許經營店訪問量達約100萬人次。1月31日至2月4日,天貓平臺上的滑雪裝備銷售量增長180%,而滑冰裝備銷售量增長300%。旅游網站“飛豬網”數據顯示,春節期間與冰雪運動有關的出行訂單量較2021年同期增長30%。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月8日報道,雖然中國滑雪市場目前相對較小,但由于人口眾多及中產階級不斷擴大,該市場正展現光明前景。中國每年新增十幾個滑雪場,人們對滑雪用品的需求正不斷增長。長期來看,中國或將成為世界最大滑雪用品市場。奧地利阿托米克滑雪裝備公司首席執行官沃爾夫岡·邁爾霍費爾認為,冬奧會無疑是滑雪運動的助推器。 冬奧會成“助推器”激發冰雪運動消費新動能 過去,人們往往覺得冰雪運動“高高在上”,離我們很遠。中國抓住北京冬奧會這一契機,讓冰雪運動進入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中。《南華早報》報道,中國社交媒體和電子商務平臺小紅書公布的《2022十大生活趨勢》顯示,2021年“滑雪教程”一詞的搜索量在搜索量增加了一倍多。如今的中國,冰雪運動觸手可及,人人都可以參與,人們的消費偏好也產生轉變。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一把鑰匙,冬奧會將帶給冰雪旅游巨大利好。在美聯社近日的報道中,萬科石京龍滑雪場總經理劉英凱表示,自從2015年北京獲得冬奧會舉辦權以來,該滑雪場的游客數量每年增長15%至20%。劉英凱說,即便在疫情情況下,去年的數字也上升了40%。 近年來,在“冬奧效應”的帶動下,中國冰雪產業鏈持續擴容,冰雪經濟發展駛入了快車道。《中國冰雪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22)》顯示,全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從2016至2017冰雪季的1.7億人次增加到2020至2021冰雪季的2.54億人次。北京冬奧會的舉辦也將吸引更多國際游客,中國將借此向世界展示自己“魅力”“實力”和“活力”,讓迅速發展的冰雪產業進一步拓寬視野,釋放國際冰雪消費潛力。 中國冰雪經濟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冰雪運動參與人群,冰雪經濟市場消費潛力巨大。同時,冰雪經濟能夠集聚大量資源,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賦能,并產生更多創新創業機會和就業崗位。未來,冰雪經濟將對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中國冰雪經濟大有可為。 彭博社在文章中指出,冬奧會的積極影響將是長期的,有助于中國實現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的目標,比2019年的水平增長70%。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有限公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表示,發展“冰雪經濟”意味著更多人將對國內的冬季運動感興趣,這是對經濟的長期效益。 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冰雪經濟發展,以冬奧會籌辦為契機,冰雪經濟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增加,為冰雪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多樣性和高關聯度是冰雪經濟消費的特征,因此發展冰雪經濟也有利于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消費提質升級。 隨著冰雪運動的普及和冰雪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一些經濟相對不發達的東北、華北及中西部區域能夠獲得新的發展機遇,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同時,以一流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向世界推出一場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勢必強化對國內外冰雪經濟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吸引,形成持續發展動力。 |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