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愛情片是“剛需” 突破“套路”才能出佳作 愛情題材雖不是最熱門的類型,卻一直是電影市場的“剛需”。 20世紀80年代,以《廬山戀》為代表的愛情電影轟動中國影壇。兩位主演張瑜和郭凱敏年僅23歲,是那個時代不折不扣的青春偶像。而在影片熱映之后,廬山風景區(qū)也建立了一個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的影院,并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到了20世紀90年代,馮小剛導演喜劇《不見不散》中的男主人公,是普通都市小人物的縮影, 人物的特征和境遇貼近普通百姓的真實生活。《大話西游》《重慶森林》《喜劇之王》等電影,也成為觀眾經(jīng)典的愛情記憶。 2011年,改編自鮑鯨鯨小說的《失戀33天》用親切又不失幽默的方式講述女主角黃小仙從遭遇失戀到走出心理陰霾,上映之后獲得熱烈反響。從此,劇情輕松浪漫,多以女性為主角的“小妞電影”大行其道,一度風靡市場。 愛情喜劇也頗受歡迎。探討都市兩性關(guān)系的“前任”系列,憑借緊貼時代的搞笑段子和接地氣的都市愛情故事,引發(fā)了超高關(guān)注和討論,從2014年到2017年,一連三部票房越來越高。男女觀眾都能找到共鳴。 2018年由雷佳音、佟麗婭主演的愛情喜劇《超時空同居》則打出“穿越”“奇幻”元素,“如果時間能重來,我會不會好好珍惜這段感情?”這部電影給很多當下正身處困惑的年輕戀人,帶來愛情啟迪,獲得年輕觀眾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青春片成為近年愛情電影的最熱載體。這類影片通常由人氣高漲的偶像當主演,以遺憾的愛情為主題,加以強烈的情緒渲染,“淚點多”“很好哭”,成為片子賣座的標配。2018年斬獲13.61億元票房的《后來的我們》、2021年產(chǎn)出7.89億元票房的《你的婚禮》都是這一類型。 IP改編,中等體量、青春校園、偶像主演……似乎已經(jīng)成為多數(shù)青春愛情片的“流量密碼”,然而,千篇一律的劇情套路,參差不齊的質(zhì)量,卻導致觀眾審美疲勞,有網(wǎng)友吐槽,“這些片子就連片名看著都很像,又長又拗口。” 去年底,《愛情神話》的出現(xiàn),讓人看到愛情片的更多可能,再次燃起了觀眾對愛情片的熱情。此時恰逢元宵檔期,幾部愛情片接踵而來,期待其間能夠產(chǎn)生口碑“爆品”、跑出票房“黑馬”。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