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訊(記者 李俐)頂著茅獎小說改編的光環(huán),電視劇《人世間》自1月28日開播以來頗受關注。該劇導演李路曾執(zhí)導《人民的名義》,對現(xiàn)實題材創(chuàng)作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他坦言,早在四年前《人世間》出版之際,自己就被這個故事的厚重感和對近50年中國人生活史的細節(jié)呈現(xiàn)所打動,希望能夠?qū)⑵浯蛟斐梢徊科焚|(zhì)之作,呈現(xiàn)中國普通人的堅強與善良,以及改革開放帶給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和高速發(fā)展。 ▍劇本是一部劇的成敗根本 七年前,李路曾以個人名義購買過一本工業(yè)題材的小說,想做一部劇,但由于種種原因,“找了一圈編劇沒有人敢寫”。所以,當他看到同樣以工人階級為主角的《人世間》時,便一眼相中。在小說出版初期,騰訊影業(yè)與李路共同決定拍攝,并獲得了《人世間》長達8年的影視改編權。“在那一屆獲得茅獎的幾部長篇小說里,《人世間》是最適合改編電視劇的,有人物,有歷史縱深,有具體事實,它深層次地展示了這50年來中國大的變化,熱血燃情。” 找編劇時,李路想到了王海鸰:“我看過她的《中國式離婚》和《牽手》,我認為她在情感上見長、在細節(jié)上見長,這兩點對《人世間》至關重要。”之后的創(chuàng)作并非一帆風順,劇本在碰撞中寫了兩三年才基本定型,直到拍攝中段還在調(diào)整。但李路堅持認為,劇本是一劇之本,如果劇本不好,導演再好、演員再好都不行。 58集的《人世間》是近年來少有的長篇,“但絕對不是注水”。李路說,《人世間》的時間跨度和體量決定了它必然是一部鴻篇巨制。“香港回歸、申奧成功,都是歷歷在目的事,來不得虛的。要讓大家慢慢看到中國50年的飛躍。” 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時間跨度,讓李路有信心將《人世間》拍成一部“合家歡”的戲。“家里人會說,你舅當年下崗就是這樣,你姑姑做生意挖到第一桶金就是這樣,你爸上學的時候都是這樣……這部劇能讓年輕人和父母坐下來一起看。” 李路曾召集了一批00后觀眾提前看片,“他們超級喜歡,就想看看爸爸媽媽當年的生活狀態(tài),還有過去的中國到底是什么樣子,大家懷有一種對那個年代探究跟解密的心態(tài)。”至于如何迎合年輕人的口味,李路從來沒有考慮過,他的想法很簡單,“拍好劇自然就吸引年輕人了”。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