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熱點問答:北約為何不愿在烏克蘭設禁飛區 新華社記者胡若愚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日再度呼吁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只是,連日來,無論誓言大力支持烏克蘭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高層,還是對俄羅斯放出狠話的美國、英國領導人,都異口同聲地拒絕這一提議。 何為禁飛區 禁飛區又稱禁航區,指禁止任何未經特別申請許可的飛行器飛入或飛越的空域,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主權國家在特殊情況下、在特殊時段對其領空范圍內特定空域采取的限制飛行的管制措施,這種禁飛區的建立是國家主權所賦予的權力;另一種是在發生沖突的情況下,某個或某些國家或組織在沖突地域劃定的特殊限制空域,限制沖突相關方的飛行器在管制空域內的飛行活動,只有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授權的前提下,建立這種禁飛區才具有合法性。 2011年3月,利比亞內戰期間,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1993年3月,波黑戰爭期間,安理會通過決議,授權會員國或地區組織采取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的一切必要措施,強制執行安理會此前通過的波黑禁飛區決議。此外,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后,美、英等國為維護其在中東的戰略利益,曾先后在伊拉克劃設南北兩個禁飛區,但沒有得到聯合國直接授權。 禁飛區起何作用 分析指出,在某些情況下,禁飛區在具體實踐中變異為國際干涉的一種新形式,便于某些國家或軍事集團以有限的軍事打擊實現干涉目標,甚至促成政權更迭。 以利比亞禁飛區為例,法、英、美等國一面對利比亞政府軍實施空中打擊,一面扶植利比亞反對派武裝。北約隨后接管對利軍事行動指揮權。原本形勢岌岌可危的利反對派武裝得以扭轉戰局,最終推翻卡扎菲政權。 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曾指出,在落實安理會利比亞相關決議過程中,禁飛區概念遭北約國家完全歪曲,事實上成為協助利比亞國內沖突一方的軍事行動。 波黑禁飛區設立后,北約空襲波黑塞族武裝地面部隊,擊落塞族武裝戰機,迫使塞族接受美國提出的苛刻停火方案。美、英在伊拉克設立禁飛區后,與薩達姆政權在禁飛區內沖突不斷。美、英常以各種借口轟炸禁飛區內的軍事和民用目標,造成大量伊拉克平民傷亡。 北約為何拒絕 上述事例中,設立禁飛區的國家或軍事集團支持國內沖突弱勢一方,對空中打擊對象占據軍事上的絕對優勢。然而,烏克蘭沖突情況不同。俄羅斯擁有世界第二大空軍力量,僅次于美國。 美國國防部明確表示,根本不會討論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這一選項。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2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視臺采訪時說,總統拜登已經表明美軍不會在烏克蘭與俄羅斯作戰。建立禁飛區勢必會導致與俄羅斯戰機的沖突,“那將使我們面臨與俄羅斯開戰的局面”。 英國首相約翰遜1日說,“我們不會與俄羅斯在烏克蘭開戰”,北約增援部隊將駐扎在北約成員國境內。有關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的想法目前不現實,也不在北約考慮范圍之內。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重申,北約不會與俄羅斯發生沖突。按照他的說法,北約有責任把烏克蘭局勢保持在可控范圍內,“避免升級為北約盟友參與的整個歐洲的戰爭”。 據美國“防務一號”網站報道,正是由于擔心引發美、俄兩國公開交戰,美方2016年決定放棄在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控制區設立禁飛區。(參與記者:郭春菊) |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