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3月3日電(國際觀察)人道問題雖有進展 俄烏談判前景不明 新華社記者 俄羅斯與烏克蘭第二輪談判3日在白俄羅斯境內的別洛韋日森林結束。雙方就建立人道主義通道達成諒解,并同意盡快舉行第三輪談判。 分析人士指出,相較于幾天前的首輪談判,俄烏在本輪談判中重點聚焦軍事沖突造成的人道主義問題,并取得較為實質的成果。然而,由于雙方并未就解決沖突本身達成有效共識,在諸多重要問題上分歧巨大,未來談判前景仍不明朗。 取得一定進展 本輪談判仍波折較多,有關談判時間和地點的消息與猜測層出不窮,預定2日舉行的談判直到3日下午才舉行。 談判持續了約三個小時。談判結束后,烏克蘭代表團首先走出會場。據烏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介紹,雙方就共同保障人道主義通道、撤出平民以及藥品和食物運送問題達成共識,同意在建立人道主義通道之處且是展開疏散工作之時實施“潛在的停火”。 但波多利亞克對談判的總體評價較為消極。他說:“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取得預想的成果。唯一可以提及的是,雙方就人道領域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討論。此外,雙方將會在最近舉行第三輪談判。” 與之相比,俄羅斯代表團團長、總統助理梅金斯基在談判結束后的發言較為積極。據他介紹,俄烏雙方詳細討論了三個問題,即軍事問題、國際人道主義問題和未來政治解決沖突問題。他證實雙方就建立人道主義通道以及潛在的暫時停火達成一致,并把這稱為“實質性進展”。 俄方談判代表、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表示,與烏方的第三輪談判將在未來幾天內進行。他還說,不排除俄烏代表團還需要再舉行幾輪談判的可能性。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日晚在對本輪談判進行評價時表示,雙方就當前嚴峻局勢下的人道主義問題達成諒解,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俄烏首輪談判因分歧巨大而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情況下,雙方能否在第二輪談判中就原則性問題達成諒解曾被打上巨大問號。輿論認為,俄烏在本輪談判中就部分議題達成一致并均表示同意盡快展開下一輪談判,這表明通過對話協商尋求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希望依舊存在。 未來局勢難料 盡管本輪談判就建立人道主義通道達成諒解,但是并未就解決沖突本身達成有效共識。此輪談判之前,雙方就釋放了信號,明確表示不會在關鍵問題上讓步。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3日表示,烏方將通過談判爭取停火與建立人道主義通道,但不會在領土完整問題上做出妥協。 俄羅斯總統普京3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闡釋了俄方與烏克蘭談判的原則立場與條件。根據克里姆林宮網站當天發表的聲明,普京表示,俄方認為首先應磋商烏克蘭“去軍事化”及其中立地位,保證烏境內不再出現針對俄方的威脅。聲明強調,俄方無論如何都將完成特別軍事行動任務,試圖拖延談判只會導致俄方在談判中增加額外要求。 俄軍事專家弗拉基米爾·博加特廖夫指出,俄羅斯從最初就提出,鑒于北約擴張并逼近俄邊界,有必要在歐洲建立長期可靠的安全保障機制,俄方在此問題上的立場仍然不變。 據報道,目前西方國家正向烏克蘭增派私營軍事公司的雇傭兵。烏總統澤連斯基3日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說,第一批16000名“志愿兵”正前往烏克蘭。此外,西方多國已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一些軍事專家認為,西方國家還為烏方提供了作戰情報支持。 俄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3日表示,烏克蘭中立對俄羅斯極為重要,因為該國是俄抵擋西方攻擊最后的屏障。美國和北約對此心知肚明,因此緊緊抓住烏克蘭不放。俄方根據現有信息判斷,美國和烏克蘭政府計劃最大限度地拖延這場沖突,將其轉變為高強度的陣地戰。 分析人士指出,西方一方面通過向烏克蘭提供支持以延長烏軍堅持的時間,防止烏政府因局勢不利而過快在談判桌上讓步;另一方面通過對俄羅斯的嚴厲制裁和輿論攻勢削弱俄方軍事能力,試圖以拖待變,讓局勢發生有利于烏方的變化。在當前俄烏雙方立場分歧依舊巨大的情況下,拖延沖突恐使談判難以在短期內就核心議題達成妥協。(參與記者:李奧、華迪、耿鵬宇、黃河) |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