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 路遙人生中的4次艱難選擇 該劇對于路遙貧瘠困頓的兒時和青年時期的描寫較為簡短,更多篇幅放在體現成年路遙所面對的種種人生選擇。劇中,路遙因小說《人生》在業內已經小有名氣,但卻因為無法順利出版《平凡的世界》而煩悶。老同學的出現和建議,也帶出路遙面對的第一次選擇:為官?還是為文?路遙選擇了把文學創作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后的專家研討會上,因為褒貶不一的專家評論而導致路遙心情低落,到底是追趕潮流,還是堅守自己的初心?他堅持了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做出了人生又一次重大選擇。 光憑寫作無法養家,入不敷出的路遙遇到了現實困境和利益誘惑,“到底是為金錢,還是為理想?為物質,還是為精神?”在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路遙毅然撕碎了已經為富商寫好的傳記書稿,拒絕了八萬元的高額稿酬。“秀才餓死不賣書,壯士窮途不賣劍”“人不能什么錢都去掙,況且人活在世上,還應該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最終,路遙在文學道路上得到了極高的獎賞和認可,獲得了茅盾文學獎。但選擇也再一次出現:是就此滿足享受?還是永不休止地奮斗?舞臺上,逆流而上的黃河纖夫和迎難而上的作家路遙,用“爬坡”這一飽含寓意的表現形式無聲地回答著:“活著,像牛一樣耕作,倒下,像土地一樣奉獻;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