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 (任靖)“讓更多群眾知道網絡誹謗他人不只是侵犯個人權利,而且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可被公訴,網絡空間也必須守法。”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顯示,繼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案自訴轉公訴,接續發布公民人格權保護指導性案例,從嚴追訴網絡誹謗、侮辱、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嚴重危害社會秩序、侵犯公民權利犯罪,起訴 3436 人,同比上升 51.3%。 ——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案 郎某使用手機偷拍正在等待取快遞的被害人谷某,捏造谷某結識快遞員并多次發生不正當性關系的微信聊天記錄發至微信群內。隨后,郎某、何某還捏造“赴約途中”“約會現場”等視頻、圖片。隨后,上述內容被轉發至各類網絡平臺,引發大量低俗、侮辱性評論,嚴重影響了谷某的正常工作生活。 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郎某、何某以涉嫌誹謗罪提起公訴,余杭區人民法院審理后當庭宣判,采納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和量刑建議,判決二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網絡造謠“老夫少妻”案 吳某從網上下載一女子與其外公的合影照片,編成“老夫少妻”惡搞發布,閱讀量逾4.7億人次。廣東公安機關以公訴案件立案,檢察機關批準逮捕。 ——前男友散播不雅照致女子自殺案 張某與岳某斷絕交往。岳某為報復張某及其家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快手APP散布二人交往期間拍攝的張某的裸體照片、視頻,并在視頻網站散布張某的上述視頻及寫有侮辱性文字的張某照片。同時,岳某還多次通過電話、微信騷擾、挑釁張某的丈夫。張某倍受輿論壓力,最終不堪受辱服毒身亡。 肅寧縣人民檢察院于10月9日以岳某涉嫌侮辱罪提起公訴,并結合認罪認罰情況,對岳某提出有期徒刑二年八個月的量刑建議。 日前,在最高檢發布第三十四批指導性案例時,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也表示,這些案件雖然看似“小案”,但對當事人來說,是“天大的事情”。(完) |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