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速遞)全國政協常委孫東生:加強國際間抗疫合作 提升邊境地區醫療水平 中新網哈爾濱3月8日電 (記者 王琳)全國兩會期間,在京參會的全國政協常委、黑龍江省副省長孫東生兩份提案中均涉及“抗疫”。他建議,高位推動國際間抗疫合作力度,推進邊境地區醫療服務全方位提質升級。 伴隨德爾塔、奧密克戎等變異病毒相繼出現,邊境地區疫情防控面臨巨大挑戰,口岸城市“輸入風險高、應對能力弱”的矛盾十分突出。黑龍江省位于中國最東北端,東部和北部與俄羅斯相鄰,擁有27個中國國家一類口岸。 作為黑龍江省應對新型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副總指揮,孫東生此前曾赴綏芬河市、東寧市、黑河市調研指揮疫情防控工作。此次,他將對本省防疫的關切寫進提案中,以綏芬河口岸為例進行分析、提出建議。 孫東生表示,綏芬河口岸作為中國第三大對俄陸路口岸,是深化中俄背靠背戰略協作的重要平臺,也是中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承擔著口岸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保障貿易暢通的“三重壓力”。 對于目前存在的困難,孫東生指出:綏芬河作為一個人口不足七萬的邊境小鎮,面對“外防輸入”的嚴峻態勢,“小城市”管理“大口岸”難度極大,定期性的區域核酸檢測造成了極大的財政壓力;基礎設施、人員力量、應對能力明顯不足,極易對保障貿易暢通造成沖擊和影響,這種情況在中國81個陸路口岸城市中具有普遍性。 孫東建議,持續加大對邊境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的轉移支付,高位推動國際間抗疫合作力度,提升口岸城市疫情處置能力。一方面要強化遠疫防控,降低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加強中俄海關數據協同共享,取消出境檢疫證書、進口中俄監管結果互認業務單證、入境貨物檢疫證書,推動“無接觸通關”。 另一方面,為了保障保障貿易暢通,建議中國從國家層面加大對沿邊口岸城市防疫基礎設施和物流樞紐平臺建設的支持,在資金和立項上予以傾斜;建議中國從國家層面與俄方協調,降低公路跨境運輸費用,恢復正常水平,減少邊境口岸貿易企業成本,更高質量擴大中國對俄貿易。 邊境省份由地處偏遠,自身財力不足等原因,醫療服務水平相對偏弱。對此,孫東生建議,中國從國家層面支持在邊境地區加密布局區域醫療中心,大力支持全國范圍的優質醫療衛生人才、技術、管理等資源全方位向邊境省份輸入,支持邊境省份打造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區域協同、特色鮮明的中國一流醫療信息化體系。(完) |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