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訊(記者 王潤)3月7日晚,“我愛我家全球影迷會”通過微博發布了一條消息,中國情景喜劇開山之作《我愛我家》全120集臺詞書——《我愛我家珍存集》,當晚7點正式開啟眾籌!消息一出,迅速引發網友圍觀,截至今天上午8時,支持人數已超過了3500人,眾籌金額逾百萬元,遠遠超過目標。這套迄今為止最權威的《我愛我家》官方劇本集,由我愛我家全球影迷會統籌編纂,英達導演監修校對并作序,長江新世紀出版社編審出版。全套三冊約166萬字,收錄361張珍貴的臺前幕后劇照。 致敬唯一的“文學師”梁左 上世紀90年代,北京,一個普通的六口之家。平常的家人,親切的鄰里,詼諧溫暖的家長里短,形形色色的社會見聞,匯成了一段又一段既平凡又精彩的故事……這便是《我愛我家》的故事,歷經30載仍令人沉醉其中。 “我當年是何等幸運,竟無意間聚起這樣許多精英,出道即成如此一座再難逾越的巔峰。”談起過往,《我愛我家》導演英達這樣說道。1992年,32歲的英達從美國密蘇里大學戲劇系畢業后歸國,出演了謝晉導演的《最后的貴族》,在電視劇《圍城》中飾演趙辛楣,獲得過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當上了北京人藝的導演,但卻沒有一部自己執導的作品。英達在美國留學時,曾觀摩過《考斯比秀》,他被這種演繹形式深深吸引,進而萌發了在國內創作一部類似模式影視劇的念頭,這與作家王朔一拍即合。手握一兩頁的故事梗概,英達跑遍京城搭臺子、拉贊助,最終集結到英寧、英壯等一班“自家人馬”,由英達任導演,正式定劇名為《我愛我家》。“情景喜劇”當年在國內并沒有標準譯名,在英達講述了國外的觀看經歷后,王朔將其直譯為“情景喜劇”。 籌備初具規模,但編劇一時空缺。于是,王朔推薦了英達北大的學長梁左。生于文藝世家的梁左,創作過相聲《虎口脫險》《電梯奇遇》,被稱為“四九城里別提多幽默一人”。他的作品常常在幽默背后隱藏著一種淡淡的悲涼,將荒誕用嚴肅的形式演繹,以逗樂的口吻講述讓人落淚的事,他的喜劇幽默之余,有一種厚重,不流于庸俗。在《我愛我家》的創作中,鑒于梁左的核心作用,用“編劇”“文學統籌”已不能涵蓋,因此英達為他定制了一個特殊稱謂——“文學師”。 就這樣,以梁左為核心,而后又有十余位編劇陸續參與,他們中的張越、束煥、梁歡等人,后來都成為影視行業中出類拔萃的人物。大家沒日沒夜地推敲劇本,在諸多智慧大腦的激情碰撞間,靈感頻頻迸發,許多堪稱“絕了”的臺詞一個接一個地誕生。梁左曾笑言:“這些‘包袱’,我本來是要用在我的小說里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就勉為其難用在這兒吧。”令人遺憾的是,2001年5月19日,梁左因突發性心臟病英年早逝,年僅44歲。這一次,也是想在《我愛我家》播出近30年后,借劇本出版的機會,致敬《我愛我家》唯一的“文學師”梁左。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