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訊(記者 李夏至) 近日,浙江衛視以“春分”為契機推出《中國好時節》系列節目,節目以二十四節氣為畫布,江南宋韻文化為筆墨,描繪中國傳統文化美好畫卷。無獨有偶,在去年憑借“中國節日”系列爆款而備受關注的河南衛視,也在春分前夜推出了《春分奇遇記》的“中國節氣”系列。 “春分節氣”盡顯中華文化留白之美 兩檔節目雖立意、形式截然不同,但同樣都圍繞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節氣”元素做文章。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24節氣倒計時”,也創新地運用了這一元素,晚會類節目向傳統文化“借力”的趨勢似乎漸成大勢。 這股向傳統文化“借力”的風潮自河南衛視的“中國節日”系列而起。從去年的“元宵奇妙游”開始,河南衛視改造晚會形態,將傳統文化元素與歌舞類節目融合創新,以情景再現和時空漫游的方式串聯,將大量與中國節日民俗有關的元素傳統復現,尋找屬于中國傳統節日自身的文化風格。這一形式在播出后得到觀眾的普遍認可,并被河南衛視進一步發揚光大,自清明起開啟“中國節日”系列,在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多個傳統節日時,均推出對應的特別節目。 今年開始,河南衛視在“節日”之外又增加了“節氣”,從全年近十臺特別節目直接躍升至24個節氣節目。浙江衛視此次也正式加入,以江南本土特色為基礎,首期春分節目包含了浙江本地的龍井春茶、杭羅織錦、越劇戲曲、青瓷器樂、龍泉劍氣等,將節氣之美與本地豐富的精神文化傳統相融,展現節氣文化的天然之美、中華文化的留白之美。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