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倫敦4月5日電 (記者許立群、邢雪)如何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讓中英青年人產生共鳴?4月5日,倫敦書展開幕當天的中國出版聯合展臺格外熱鬧,青年讀者匯·英國站的活動吸引眾多年輕人駐足。活動聚焦中國兒童文學及繪本在國際出版交流中的成功案例,邀請中英童書出版行業領先者,分享專業經驗,共話中英兒童文學合作的未來。 由英國華裔兒童插畫家郁蓉創作的兒童繪本《舒琳的外公》入圍2022年凱特·格林威大獎短名單,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中文圖書。該書中文版由蒲公英童書館出版,英文版由英國奧特巴里出版社出版,是國際合作的成功案例之一。在活動現場,郁蓉分享了她的創作心得。她提出,創作者要在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將中國藝術的表現技巧和國際化的兒童教育理念結合起來,講述能使世界讀者有共鳴的故事,把中國藝術之美和優秀的故事創作呈現給國際觀眾,才會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兒童文學翻譯家兼漢學家汪海嵐女士多年從事中英兒童文學翻譯工作,為中國兒童文學國際化推廣做出諸多貢獻。她認為:“讓中英年輕人產生共鳴,閱讀兒童文學及繪本是最好的窗口。” 近年來,一批經典中國兒童文學作品被英國及歐美主流出版社引進推出外文版,如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曹文軒的《青銅葵花》被英國沃克出版社于2015年推出英譯本;黃蓓佳的兒童經典文學作品《我要做好孩子》于2021年在歐洲出爐;另有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薛濤的《砂粒與星塵》英文版將授權給英國卡茲班出版社,并在本次倫敦書展舉辦簽約儀式。 英國星格文化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劉曉爽作為活動的主持人也分享了她的觀點,她認為,講故事是文明交流互鑒的最佳方式,將優秀的故事與翻譯、視覺表達及讀者興趣結合在一起,才能扣動海外讀者的心弦,真正講好中國故事。 倫敦書展委員會主席大衛·諾史專程前來參加了活動,本場活動也吸引了包括企鵝蘭登出版集團、阿歇特出版集團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工作室兒童影視部門等眾多對中國兒童文學作品感興趣的行業精英,另有來自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國王學院、城市學院,皇家藝術大學插畫系,金斯頓大學出版系和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出版系等國際青年人踴躍參與現場活動,分享閱讀體會。 英國金斯頓大學出版系研究生貝克斯·伊斯特維爾認為,《舒琳的外公》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具有獨樹一幟的風格。“鉛筆素描、炭筆和水彩畫創造出非常有視覺吸引力的插圖。這種不同質地繪畫方式的融合也在某種程度上回應了故事主題,因此不管是在內容表現還是藝術表達上,這本書都做到了別出心裁。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也使這本書更具有神秘感和誘惑力。” 英國金斯頓大學出版系研究生寇特尼·湯普森提到,無論我們生活在世界哪個地方,都會經歷類似的童年,最主要的共同點就是我們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牢固的情感聯結。從文學翻譯的角度看,這些共通性是吸引讀者閱讀一本來自陌生國度圖書的原因。 “青年讀者匯”是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海外出版文化業務合作伙伴共同發起的國際青年閱讀交流平臺。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趣味的閱讀和文化交流活動,促進海外青年從不同維度了解中國文化,促進青年間的思想交流、互學互鑒。 4月5日至7日,2022年倫敦書展在奧林匹亞展覽中心舉辦實體線下展。本屆書展上,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組織60多家中國出版單位參展,以“閱讀中國”為主題,通過60平方米的中國出版聯合展臺展出約500種、1000冊精品出版物。同時,中國出版單位還將積極開展線上圖書展示、版權洽談及重點圖書宣傳等活動。 |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
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