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7日電 (馬帥莎)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信息司司長毛群安7日在北京表示,通過近幾年的工作,各地健康城市的人均預期壽命中位數達到79.40歲,嬰幼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持續下降,達到或優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健康城市建設進入快發展、顯成效的重要時期。 國家衛健委當天就中國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建設健康城市做法和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今天是第73個世界衛生日,今年也是愛國衛生運動70周年,國家衛健委將今年世界衛生日中國主題定為“健康家園,健康中國”。 毛群安表示,愛國衛生運動近年來圍繞健康環境促進這一主題開展了很多工作。全國愛衛辦、國家衛健委在全國全面開展衛生城鎮創建和健康城鎮建設,將健康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目前全國地級以上國家衛生城市占比超過60%,打造了一批健康城市建設的樣板市,為健康中國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關于愛國衛生運動70年以來的成就,毛群安指出,城鄉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據有關部門統計,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已經超過7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農村集中供水率和自來水普及率分別達到89%和84%。全國339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占比達到87%,各項環境健康指標顯著提升。 他還指出,全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通過開展廣泛的健康科普活動,健康理念和基本技能日益深入人心,目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37.2%,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3.15%,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人均健康狀況大幅改善。 毛群安表示,醫務人員要廣泛積極地參與健康知識傳播活動,利用醫院這個場景進行健康知識、技能的傳播,把醫院真正建設成為一個健康促進的場所。同時,醫療機構要關注醫務人員身心健康。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對此,毛群安介紹了當前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狀況。 他指出,通過近幾年的工作,各地健康城市的綜合指數和分指數穩步提升,人群健康狀況持續改善,人均預期壽命中位數達到79.40歲,嬰幼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持續下降,達到或優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健康城市建設進入快發展、顯成效的重要時期,建設健康城市的健康指標有了明顯改善。 同時,他也提到,健康城市建設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難題,包括區域發展不平衡、各項指標進展不平衡,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完) |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
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