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訊(記者 牛春梅) 作為北京人藝七十周年院慶展演季的展演劇目,話劇《蔡文姬》將于4月19日首演。作為院慶劇目,此次劇組也排出特別版本的陣容,已經十幾年沒有演出這部作品的徐帆、楊立新回歸,與濮存昕及其他年輕演員為觀眾奉獻特殊的“院慶版”《蔡文姬》。 眼下,演員們正在劇院緊鑼密鼓地排練。走進排練廳會發現,這個劇組的氣氛頗為輕松,有著老朋友間的默契。徐帆、楊立新、濮存昕都是2001年從前輩手中接過《蔡文姬》,分別飾演蔡文姬、周近、董祀。2011年,北京人藝又推出新版《蔡文姬》,由更為年輕一輩的演員主演,徐帆、楊立新等人都不再出演,濮存昕則從董祀變身曹操。此次,由徐帆出演蔡文姬,楊立新出演周近,濮存昕出演曹操,這也是他們三人第一次以這樣的角色安排合作。導演唐燁透露,兩位老朋友的重返,正是濮存昕一手促成,算是他們為七十周年院慶送上的一份禮物。他們的到來也讓《蔡文姬》劇組成為人藝院慶中演員年齡跨度最大的劇組,既有50后、60后,又有00后,而他們對表演的了解,也讓這次排演成為生動的“傳幫帶”現場。 《蔡文姬》雖然不如《雷雨》《茶館》等劇目演出頻繁,但也是北京人藝非常重要的代表作,是導演焦菊隱嘗試話劇民族化實踐的重要作品,“焦菊隱導演最杰出的作品,一個是《茶館》,另一個就是浪漫主義詩化的作品《蔡文姬》,《茶館》《雷雨》《蔡文姬》是北京人藝不可或缺的三部戲。”楊立新說。 在楊立新看來,這部戲沒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劇情,但他并不擔心觀眾不愛看,“這部戲主要考驗的是演員的臺詞功力,如果好的臺詞碰上好的演員,一定是一場好的演出。” 沒有自己戲份的時候,坐在一邊的徐帆手里總是拿著劇本翻看。她說,這一次重演最大的挑戰就是臺詞好難背,蔡文姬的臺詞量非常大,而她已經放下太多年了,“所有的故事在前三幕都已經完成了,第四幕的時候又要重新說很多細節,有的時候就會恍惚這些詞是不是說過了,生怕自己說錯了。”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