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訊( 記者 肖揚)1982年,電影《少林寺》在內地正式公映,那拳拳到肉的真功夫,匡扶正義的少林武僧,讓這部電影成為銀幕上的永恒經典,當時以1毛錢的票價創下1.6億的票房神話。 今年是電影《少林寺》上映40周年,該片在年初以4K修復版本在日本重映,再度引起國內外觀眾的高度關注。而該片的副導演、香港知名電影人施揚平,也在日前接受了電影作者魏君子邀請,同電影文化研究者飛鴻黃一起回顧了《少林寺》的誕生過程,獨家解密該片臺前幕后的拍攝故事。 前一版《少林寺》“夭折” 導演張鑫炎臨危受命 上世紀70年代,香港的長城、鳳凰、新聯三家愛國電影公司正面臨重振輝煌的問題,“長鳳新”在創作上趨于平淡,生存與發展遭遇了瓶頸。而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的廖承志,與香港各界有著長期密切的聯系,對“長鳳新”的狀況一直非常關注。 施揚平透露,被外界尊稱為“廖公”的廖承志是一位“武術迷”,對于功夫電影情有獨鐘,廖公曾跟孫中山的保鏢馬湘學過武術,深得武術精髓。當時,廖公在看了電影《精武門》后贊不絕口,1979年廖公向香港電影人建議,提出了拍攝有關少林寺和太極拳的題材,以此來表達家國情懷,提振民族自信心。 廖承志提出拍攝《少林寺》后,新聯電影公司首先承接下了拍攝任務,定下資深粵語電影人陳文為導演,陳文導演從香港帶去了武術指導,演員方面則是由長城公司的藝人吳剛領銜,此外還有一些京劇演員擔綱主演。在拍攝了一段時間后,劇組提供的半小時左右的樣片讓公司非常不滿意,與當初的設想相差甚遠。此時,陳文導演的腳踝嚴重受傷,劇組工作人員的健康也出現了狀況,于是,《少林寺》的拍攝也必須從新來過。 導演張鑫炎所在的長城電影公司在此時加入到《少林寺》的項目中。張鑫炎導演可謂是臨危受命,而當時在鳳凰影業的施揚平因與張鑫炎有多次合作,作為副導演參與到《少林寺》創作中。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