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華盛頓4月23日電 (記者李志偉)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21日在美國艾奧瓦州首府得梅因市出席中美農業高層研討會并發表主旨演講。他說,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與美優質農產品供應和先進農業技術相遇,為中美農業合作打開了空間。 秦剛表示,2021年,中美雙邊農產品貿易額達464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日前發布的報告,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執行使美國農民增加數十億美元的油籽、谷物和肉類出口,特別是提升了美國中西部腹地州農民的福祉。事實證明,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兩國早日恢復正常經貿往來是雙方普遍呼聲。 他指出,從戰略角度推動中美農業互利合作,既有利于豐富中國老百姓的“糧袋子”,增加美國農民的“錢袋子”,也有利于減少全球糧食供應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同時有利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秦剛說,美國農業正在經歷低碳綠色轉型,農民使用先進的技術進行碳捕捉和碳封存,用更好的飼料減少甲烷排放。中國已制定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也需要在農業領域使用先進的種子、技術和經驗,把農業和應對氣候變化結合起來,促進可持續農業發展,為中美農業合作創造新的機遇。 秦剛強調,中美作為農業大國和農產品貿易大國,攜手應對挑戰,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增強農產品供應鏈韌性,保障本國糧食安全,并積極促進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必將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駐美使館、美國腹地中國協會、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主辦。世界糧食獎基金會名譽主席奎恩以及中美兩國官員、有關行業協會和企業代表等500人通過線下線上方式出席研討會。 |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
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