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自然變成了拼裝備,房車露營地搞起了“房地產”,嗨完留下一地垃圾 變“味”的露營 “我的整個朋友圈都在露營!大家不是在搭帳篷,就是在去搭帳篷的路上。”重慶兩江新區市民張先生感嘆說。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露營堪稱“頂流”。數據顯示,川渝地區露營熱度漲幅最高。 然而,記者發現,本為親近自然的露營休閑活動在爆發式的增長中有些變“味”:發燒友拼裝備、堆器具;房車露營地打起了“安家置業”的擦邊球;踐踏草坪、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時有發生。 舒適露營花費約萬元 露營的“火”點燃了小紅書、B站、電視綜藝,最后燃為碎屑飄落在朋友圈的九宮格里。 在露營出圈的背后,一些發燒友拼裝備、堆器具,尤其是近年來火熱的“風格露營”“野奢露營”,讓露營從一項單純的休閑運動變成了部分人的“裝備競賽”、審美比拼、財富較量。在一些發燒友中間,甚至形成了露營地和裝備的鄙視鏈。 記者在淘寶搜索“露營帳篷”發現,價格從70元到1.7萬元不等。“現在流行一個詞:搬家式露營。”重慶露營發燒友吳濤笑言,露營所需零零散散的物件實在太多,營地車、戶外椅、野餐墊、便攜餐桌等,加在一起費用不少。 “雖說露營豐儉由人,但是你但凡想舒適一些、拍照好看一些,得花費約萬元。”吳濤說。 一些商家還推出了寵物專供的迷你帳篷,價格也在數百元不等。 房車露營地“生財有道” 和帳篷相比,房車的舒適性和自由度更高。記者實地探訪發現,一些本應是滿足房車補給和旅游休閑需求的房車露營地,也慢慢變了“味”,打起了“安家置業”的擦邊球,甚至演變成了頗具規模的居住區。 5月5日一早,天剛剛亮。重慶某房車營地也迎來了“早高峰”,在這里居住的不少上班族匆匆趕路。這里數十輛房車密密麻麻排列,分為白色鋼制房車和米黃色木質房車,每輛車下方的車輪都被固定住,車前還有三四平方米的空地,能看到一些人家有種菜養花的痕跡。 經營者告訴記者,租戶可以選擇以12萬元的價格購買一輛房車,并且可以在這里住5年。5年后,可以選擇將車開走,或者續費繼續住在這里。“不過,房車目前都住滿了,多數是附近上班的人。” 對這種更像是長期租房的現象,有市民感慨,經營者真是“生財有道”,竟然在露營地搞起了“房地產”。 露營槽點多 與露營的火爆形成對比的是,在某“種草類”社交平臺上,關于“露營吐槽”的筆記超過3000條,槽點多集中于心累、環境差、生態保護不到位。 重慶廣陽島是一個較為熱門的露營地。當地村民小劉說,大部分游客游玩后,都會自覺帶走垃圾,也有小部分游客,包括當地一些村民,搞完活動后,不會清理垃圾。 當地村民張婆婆則表示,以前村子里安安靜靜,孩子們隨意走動,大人們都很放心。但現在,每到周末,很多車子從村子駛過,且車速較快,讓人擔心孩子的安全。還有的人周五晚上就過來露營過夜,又是播音樂,又是放煙花,影響村民休息。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作為一名露營愛好者,應該主動擔起責任,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自覺帶走垃圾,愛護自然美景。”重慶市民林先生表示。 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研究員莫遠明認為,露營熱還將持續,城市居民選擇這種休閑方式是大勢所趨。如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露營需求、怎樣應對人流帶來的生態環境考驗,還需要有關部門認真研究、規范管理。(記者 李國) |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
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