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控中心8日發布《封控區、管控區和防范區內人員防疫指引》,要求封控區“足不出戶”;管控區“人不出區、嚴禁聚集”,原則上“非必要不出門”,如需出門,應全程規范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KN95);防范區內人員盡量做到“兩點一線”。 指引全文 一、封控區 1.封控區內人員應服從社區(村)統一安排,做到“足不出戶”,并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各項防控措施。 2.封控區內人員應做好每日健康監測,密切關注自身是否存在發熱、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瀉、味覺異常、嗅覺異常、鼻塞、結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如有異常應立即報告,不得謊報、瞞報。 3.在取物品、核酸采樣、扔垃圾等開門環節應規范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KN95),并于開門前后做好手衛生。因就醫等特殊原因外出時應全程規范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KN95)。 4.封控區內人員應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垃圾箱內。 5.居室通風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6.居室每日至少進行一次濕式清掃,以保持清潔為主,必要時進行消毒。 7.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應及時補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50ml。沒有水封條件的,在使用后應加蓋封堵,或使用硅膠墊、膠帶等材料進行封堵。 8.坐便器沖水時,先蓋馬桶蓋,再沖水。 9.清理垃圾時應將垃圾袋扎緊封口,外表面噴灑消毒后置于門口。 10.使用抽油煙機、排風扇時,應全程保持開窗自然通風。 二、管控區 11.管控區內人員應服從社區(村)統一安排,做到“人不出區、嚴禁聚集”,并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各項防控措施。 12.管控區內人員應做好每日健康監測,密切關注自身是否存在發熱、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瀉、味覺異常、嗅覺異常、鼻塞、結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如有異常應立即報告,不得謊報、瞞報。 13.管控區內人員原則上“非必要不出門”,如需出門,應全程規范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KN95),并做好手衛生。 14.管控區內人員在管控區內活動時應與他人保持2米以上社交距離,嚴禁在區域范圍內的任何場所進行聚眾打牌等聚集性活動。 15.管控區內人員核酸檢測時應服從安排,分時分段采樣,排隊等候時應全程規范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KN95),并嚴格保持2米以上距離。 16.收取快遞時,盡量不帶入室內拆封,拆封時要戴好口罩手套,對外包裝做好預防性消毒,拆封后及時丟棄外包裝,并做好手衛生。 17.管控區內人員應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垃圾箱內。 18.居室通風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19.居室每日至少進行一次濕式清掃,以保持清潔為主,必要時進行消毒。 20.管控區內人員在管控期間,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應及時補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50ml。沒有水封條件的,在使用后應加蓋封堵,或使用硅膠墊、膠帶等材料進行封堵。 21.坐便器沖水時,先蓋馬桶蓋,再沖水。 22.管控期間使用抽油煙機、排風扇時,應全程保持開窗自然通風。 三、防范區 23.防范區內人員應服從社區(村)統一安排,做到“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并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各項防控措施。 24.防范區內人員應做好每日健康監測,密切關注自身是否存在發熱、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瀉、味覺異常、嗅覺異常、鼻塞、結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如有異常應立即報告,不得謊報、瞞報。 25.防范區內人員盡量做到“兩點一線”,不參加聚集聚餐,不進入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 26.防范區內人員應積極配合區域核酸檢測。核酸檢測時要服從現場安排,有序排隊,正確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不聚集、不扎堆、少交談,檢測后應戴好口罩立即離開,回家后做好手衛生。 27.收取快遞時,盡量不帶入室內拆封,拆封時要戴好口罩手套,對外包裝做好預防性消毒,拆封后及時丟棄外包裝,并做好手衛生。 28.防范區內人員應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垃圾箱內。 29.居室通風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30.居室每日至少進行一次濕式清掃,以保持清潔為主,必要時進行消毒。 31.坐便器沖水時,先蓋馬桶蓋,再沖水。 32.使用抽油煙機、排風扇時,應全程保持開窗自然通風。(記者 孫樂琪) |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
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