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5月9日電(記者許曉青)中國影壇的百年人瑞——人民藝術家秦怡9日駕鶴西去。在80余載藝術生涯中,她活得美麗而優雅、堅毅而執著,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她,那一定是火紅色——這是青春的色彩,是她最喜愛的顏色。 明星,在抗戰烽火中誕生 1922年1月,秦怡出生于上海。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日軍進攻上海,秦怡在家門口目睹炮火紛飛、血肉模糊的場面,她渴望救死扶傷,并很快行動起來,到戰地協助紅十字會工作。 年少的記憶被鮮血染紅。直至1938年離家出走,小小年紀的秦怡不是被動接受抗戰烽火洗禮,而是迎難而上。她從上海家中輾轉到華南多地,后來抵達大后方重慶,以實際行動支持抗戰。在重慶,條件異常艱苦,不時遭遇轟炸,她很快加入到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文藝工作中。 當時在大后方,她主要參與話劇演出,偶爾參演電影,從不計較是主角還是配角,即便跑龍套也不在乎,就這樣練就了表演基本功,與白楊、舒繡文、張瑞芳并稱抗戰時期重慶話劇界“四大名旦”。 “抗戰勝利了,我們可以演話劇了,好好去演了!抗戰勝利了,我們可以去拍電影了,我們之前根本沒法好好拍電影……”她曾向新華社記者回憶歡慶抗戰勝利時的情景。 |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
2022-05-10